吴国元工作照。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仁心耕杏林,妙手济苍生。26载时事变迁,不变的是他一直恪守医德、诚心护卫一方村民健康的那颗心,以及他无私奉献、悬壶济世的那片情。他就是青山桥镇卫生院乡村医师吴国元。
吴国元,1971年4月生,1989年参加工作,20多年来扎根山区,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的庄严承诺,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曾多次被青山桥镇党委、政府评为“年度先进个人”和被宁乡县人民政府授予“嘉奖”,2013年6月获“宁乡县优秀医师”称号,2014年被评为宁乡县首届“乡村名医”。
扎根山区 用青春护卫村民健康
青山桥镇位于我县最西端,与娄底、湘乡接壤,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村与村之间山岭相隔,小道婉转,路远坑深。最远的自然村距卫生院8公里,吴国元就出生在这个山区,也生长在这个山区。乡亲们平时头疼脑热的,只需招呼一声,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老幼贫富,他总是风雨无阻,随叫随到。对于他来说,在吃饭和睡得正香的午夜,接到急诊电话也是平常事。特别是在冬季,农村生病的小孩很多,一接到电话,他总会急匆匆地从热烘烘的被窝里爬出,孩子用药之后,还得留下来观察一会儿,经过这么一折腾,往往回家之后便筋疲力尽,彻夜难眠。患儿龚某,4岁,父母均外出打工,因高烧不退,发病时正逢雨夜,爷爷奶奶六神无主,打吴国元的手机,吴国元二话没说,问了病情,带上药品,骑上摩托车冒着大雨就去了。去时小孩因高烧已致抽搐、昏迷,吴国元来不及换下湿透的衣服,就马上为患儿详细诊查后用药治疗,从深夜1点一直忙到凌晨5点,直至患儿高烧退了转危为安方才离开。几十年来,他几乎未休过公休日,没有上下班的概念,随时随地都在准备着为乡亲服务。在经济条件困难的农村做医生,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做人的良知。与吴国元一起工作过的医师,走了一拨又一拨,但他始终舍不得家乡这片热土,更离不开他为之倾注满腔热血的山区卫生事业。
精益求精 小医大爱医德高尚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吴国元深知穿上那身白大褂,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就是对老百姓的一种承诺。他总是时刻把患者的痛苦和无助装在心里,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和医疗的渴望。留守老人石某,年逾古稀,儿女均在外地,患病无人照料,吴国元多次上门为其送医送药,还给老人做菜煮饭,端茶送水。他始终视病人如亲人。农村出生的吴国元,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因而他尽可能地给农民提供方便,能用便宜的药治好的,坚决不开昂贵的药。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医师,经济并不宽裕,可他为患者排忧解难时从来不计得失。遇到患者因经济困难而一时拿不出钱,就自己先垫付医药费。五保老人刘某,孤苦无依,一直以来靠政府救济度日,患病后来院治疗,吴国元不仅自掏腰包,为老人垫付医药费,还从家里拿出自己的衣服给老人换洗。数十年间,对病人送给自己的“红包”或礼物总是无一例外地加以谢绝。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
在业务上,吴国元始终坚持刻苦学习、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钻研农村实用医术,他先后在宁乡县人民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等多家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练就了扎实的医学基本功。实践和书本这个最好的老师,他一刻也没有忘记。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坚持不懈地自我学习,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对一些疑难危重症进行深入研究,他钻研出多项经济、有效的特色疗法用于临床,在当地留下了不少精彩的诊治病例。文某某,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卧床月余,大小便不能自理,后经吴国元精心治疗,慢慢地能下床活动,后经中药调理,完全恢复正常。又如患者彭某,患多发性脑梗塞、肺部感染、脏器功能衰竭,在各大医院辗转治疗均下达了病危通知,治疗无好转,转回当地后吴国元接诊了患者,除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外,内服中药,并结合针灸、理疗等,治疗一个星期后,患者竟奇迹般地好转,再服药调理一段时间,患者康复。
爱心撒乡间,真情暖父老。26年风雨兼程,家乡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吴国元爱的足迹。他记不清到底看过多少病人,他只知道,他怀着用一生回报乡亲的朴素情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用爱心与执着服务乡梓。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在家乡的热土上,在乡亲们的心中,吴国元永远是最好的医生。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