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我县提出在下一步要认真梳理、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成果,致力彰显“为官有为”的新面貌。这对全县党员干部寄予了有所作为的期盼与要求,体现了县委在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长效机制上的态度和决心。有为还是无为,也将成为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果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力担当的试金石。
为官当有为,这是天职,更是责任。在其位谋其政。“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说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俸禄是人民供给的,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大大的官帽下,是百姓之口,只有真正为官有为,才能不负百姓之重托,才能赢得百姓之口碑。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548个问题进行集中交办,目前已办结524个,城区内涝消失了,小瓦窑得到了整治,水库投肥养殖得到了有效治理。一个个群众热切期盼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一张张群众的笑脸,一声声赞赏,彰显了为官有为的巨大魅力。
无为即是过。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故事,一位着官服者昂然面见阎罗王,说自己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清水一杯,秋毫无犯,无愧鬼神。阎罗王便笑他,你如果没什么作为,那还不如让一个木偶来当官,它连水都可以不喝人家的,比你还强。这位官老爷又辩解说,“某虽无功,亦无罪。”阎罗王驳道:“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无功即有罪”,一针见血。如果在其任,不问其事,得过且过,不求有所作为,只事事处处求“自全”,在矛盾面前打“太极拳”,在发展机遇面前怕狼怕虎怕担责,同样会造成国家和人民的损失,此等庸官思维同样误国误民,又岂能无过?“当官者,一日不勤,下必受其弊。”如果为官不为,则发展难行,百业难举,民生日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问题查摆,突出整改落实,正是对“无为”、“不为”之官场习气的摒弃。
“以实心行实政”,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为官有为,是县委、县政府对群众期盼的切实回应。在当前的形势下,践行“为官有为”,必须要认真领会群众路线精神,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出一番真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处世观念,息懒政思维,治庸碌之弊,带着“为官当有为”的担当精神,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解决当前我县在构建“幸福宁乡、活力宁乡、美丽宁乡”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要强服务、优环境。为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我县推出“三集中三到位”、“模拟审批”、“网上审批”等举措,全县行政审批整体提速50%,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后阶段,这些举措还需更完善、更深入,切实提高政务效率,切实提高服务意识,真正做到“门易进、脸好看、事好办”,在服务群众中筑牢公仆情怀。
以制度治为,策“懒为”、惩“不为”。为官有为还需以制度来保障。要强化“狮子型”、“黄牛型”、“荷花型”干部的用人导向。继续实施“三评四查五找”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有错无为皆问责、不换状态就换人,有效破除我县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懒政庸政思想。整治不为、虚为、拖为等“为官不为”行为。建立干部行为的有效激励制约机制,让庸者下,能者上,将干部队伍中的混日子心态扫荡干净,使广大党员干部谨记“为官有为”当践行,真正做到“不摆花架子,干出好样子”,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长期惠及大众民生。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本报评论员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