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8月10日,对于准大学生蒋艳来说,又是一个平常的特殊日子。当天,其母亲按期来到县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好在上午她不用上班,可以到医院照顾母亲。高考成绩揭晓之后,她在县城找到了一个“暑假工”岗位,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里减轻一些压力。同时,她还希望自己那“求学和照顾母亲两不误”的愿望能得到持续实现。
蒋艳今年17岁,龙田镇横岭村人。由于家底子薄,其父亲结婚晚,年过四十才生了她。长沙、广东……从小起,蒋艳就随着外出打工的父母长期漂泊在外。8年前,蒋艳母亲吴胜华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并且已比较严重,令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因支付不起所需的医疗费用,吴胜华所接受的是“马虎治疗”,只有在病情十分严重时才住上三五天院。这样做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病情不断恶化,每年都会出现几次严重发作的情况,并引发多种并发症。
2011年,蒋艳回到宁乡,进入玉潭中学读高中。2012年,因觉得家里的自然环境更好,吴胜华回到横岭村养病。之后,每隔一段时间,蒋艳都要请几天假,将实在无法坚持的母亲送到当地医院接受治疗。2013年11月中旬,因病情恶化,吴胜华被连夜送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并被确诊为尿毒症。并且,由于其母患有多种疾病,身体状况极差,不适合肾移植手术,只能采用血液透析的办法进行保守治疗。
面对巨大困难,蒋艳没有立即叫父亲回来,而是选择了独自照顾母亲,好让父亲在外再挣点钱给母亲治病。每天,她在课堂与医院之间来回跑,利用中午、下午放学后和上完晚自习之后时间照顾母亲,经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晚上,她经常到凌晨才睡觉,早上6时起来,中间还要扶着母亲上两三次厕所。在她的悉心照顾下,母亲再次幸运地度过一道难关,于去年11月26日来到湘雅附三医院,接受了静脉植管手术。之后,她每个星期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一次血液透析。每到这个日子,蒋艳总会到医院去照料母亲。
长期承受着许多同龄人无法承受的压力,蒋艳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信心。据老师和同学介绍,她平时总是一脸笑容,学习成绩也总是位居班级前列。今年高考,她取得了515分的成绩,超二本录取线14分,被邵阳学院录取。
蒋艳一家的遭遇和她的坚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感动之余,包括玉潭中学大量师生在内,许多人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使这个家庭战胜了一个个困难。这些,也使得蒋艳对生活有了更大的信心。高考成绩揭晓之后,她在县城找了一份“暑假工”,在一家服装店当店员。虽然只是短期的“暑假工”,但她做得十分用心,第一个月能获得1800元工资。对于自己能挣钱补贴家用,她感到十分开心。
“读大学是我的一个梦想。读了大学之后,能更好地照顾父母、回报社会。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做到求学和照顾母亲两不误,因为母亲的病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还是实在需要人照顾。”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蒋艳有着自己的憧憬与思考。
陈灿华 女,家住安化县高明乡久安村,一家四口,父母、她和姐姐。今年高考以超出专业近20分的成绩被衡阳师范音乐系录取。其父长年患腰椎间盘突出,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母亲患严重甲亢,需长期服用药物。一家四口的生活来源全依靠家里的几亩田。
高考后,懂事的陈灿华在同学的介绍下,到长沙星沙镇某餐厅当服务员,两个月下来,她赚到了2000元。但离7000元的学杂费仍相差很大。她感谢爱心人士关注她,也发信息向记者表示,如果有人愿意资助她,她今后将会感恩,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好好学习,早日回报社会。
周博雅 女,家住花明楼镇金元村,由于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带着她与近70岁双目失明的奶奶一起生活。今年高考以文科630分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类经济专业录取。其父亲由于十多年前工厂倒闭,欠下20万元的债务,全家生活艰难。如今家里仍负债5万元。
三年前,周博雅同学以6A的成绩考入宁乡一中,高一时,在1800名同学中,她一直居于全年级前60名。因为爱好文学,喜欢写小说,她高二选择进入文科班,从此,学习进步更加显著。高三因其表现优秀,学校把仅有的一个名额分配给她,赴京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单独招生考试,在参加考试的9名湖南考生中,她拔得头筹,顺利取得“达到重本线即录取”的优惠。在高考中,周同学再接再厉,以高出重本线6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她理想中的大学。贺美容 夏相宜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龚再蓉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