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夏慧玲 编辑:陶湘 2014-06-18 09:28:30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学校组织干职工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真实再现了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连续四个昼夜深入革命老区河北省伯延公社走村入户、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基层百姓的生活状况,探寻解决措施的感人故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短短的四个昼夜却折射出一代伟人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俯仰无愧天地间”的党性魅力。如何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冷暖挂心上,周恩来总理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是当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部鲜活教材。

  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农户,坐在老奶奶的炕头嘘寒问暖,拉着第一任老支书的手亲切唤“老哥哥”;他苦口婆心开导干部,和“落后群众”交朋友,引导鼓励群众说真话、讲实情,让群众体会到了他与人民休戚与共的真情。影片通过这样的镜头,告诉我们的党员干部只要和群众交心,他们就会拿干部当朋友、当亲人,干部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群众的实际情况。

  “总理的忧民情怀让人难忘,在调研期间,看到被老百姓吃光了树叶光光秃秃的树枝,总理沉重而忧伤的表情;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在伯延的第四天,充分掌握到了百姓的真实情况,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当即做出了取消大食堂及其他政策调整的决定。由此,伯延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民分户吃饭的公社。这个政策的调整,告诫我们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事当“家事”,努力做到真正了解、真诚贴近、真心服务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在决策前,必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要出发,用海纳百川的心胸、闻过则喜的态度听取意见,广纳民意、广集民智。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发展、支持发展、推动发展和监督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为百姓做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说一万道一千,不如让群众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改变。广大党员干部应该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彻底地改掉形式主义、破除官僚主义、摒弃享乐主义、狠刹奢靡之风,通过实实在在的变化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信赖。

  影片中伯延人民送别周总理的热烈场面令人难忘,一双双手紧紧地握别,一张张脸满含热泪,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人民和总理间深厚的情谊深刻地诠释了一句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者单位:宁乡县委党校)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夏慧玲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