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豆芽”浸泡制作现场。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记者 彭凤)白白胖胖,看上去就让人有食欲的豆芽,谁都不会想到在它漂亮的外表下竟存在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威胁着市民的身体健康。
“泡出来”的白胖“毒豆芽”
豆芽是许多人喜爱的蔬菜品种,它是绿豆经过浸泡后生发的嫩芽,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核黄素和膳食纤维等。很多市民对于豆芽都十分热衷。“隔几天都会买一些回来炒着吃。”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老公和儿子都喜欢吃豆芽菜,吃上去有脆脆的豆香味,她经常会购买一些做给家人吃。由此看来,豆芽销售市场行情还是不错的,但是豆芽容易坏,放不到半天,就会打蔫,颜色变黄并且没有光泽,影响销售,于是商家开始苦苦钻研所谓的“保鲜术”,白胖豆芽应市而生。
白胖“毒豆芽”的制作仅有三步,第一步为泡籽,将绿豆放在赤霉素兑好的温水中,浸泡4小时,进行催芽;第二步为培植,将浸泡发芽的豆子放入桶中进行恒温自然生长,生长周期为7天,生长周期中每隔4小时用井水降温保湿一次;第三步为去壳保鲜,对培植好即将上市销售的豆芽进行去壳,在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兑好的保鲜水中浸泡几秒钟,沥干再进入市场销售。这样产出的豆芽菜不仅色泽好而且保鲜时间相对长。
“保险粉”并不保险
那么为什么色泽好、保鲜长的漂亮豆芽会被称之为“毒豆芽”呢?据县食安办相关专家介绍,豆芽制作步骤中显示,它曾在连二亚硫酸钠(即保险粉)浸泡过,而保险粉外观为白色砂状结晶物或淡黄色粉末,略带有硫的味道,熔点52-55℃(分解),沸点130℃(分解)。密度为1.02,引燃温度为130℃。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主要用途为印染工业的还原剂;丝、毛的漂白;医药、选矿;由硫脲及其硫化物的合成等。对眼、呼吸道和皮肤具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对环境有害;自燃物品,遇火可引起燃烧。它也是一种工业上经常使用的漂白剂,能运用于食品工业中。主要运用于果干、蜜饯、罐头以及粉丝粉条等等干货上。但不能运用在豆芽这类新鲜的蔬菜上。服用这类保险粉浸泡过的豆芽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视力、肝脏、肠胃等,更为严重的,长期食用积累起来很可能造成多种癌变的可能。
查处“毒豆芽”制作窝点 严格隐患摸排
2月12日,县食安办接到举报:我县有人生产销售“毒豆芽”。接举报后,县食安办立即组织公安、工商、农业等部门对涉嫌制售“毒豆芽”的有关情况进行查处。在县历经铺乡新宝塔村宝塔组杨建锋家杂屋中找到了嫌疑人冯永乡,现场调查发现冯永乡涉嫌非法使用“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对豆芽进行浸泡保鲜后,再行上市销售,日销量竟达450斤。
随即,县食安办进行严格摸排,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豆芽生产小作坊进行隐患摸排。经调查摸底,全县共有豆芽生产小作坊6家,具体分布情况为历经铺乡3家,白马桥乡2家,玉潭镇1家。此次摸排以农业部门为执法主体,对案件调查取证,对“毒豆芽”、非法添加物质等送样检测。同时,公安部门提前介入,指导办案,如查实非法添加“连二亚硫酸钠”,则移送公安机关打击处理。经对其他5家豆芽生产小作坊逐一现场检查,暂未发现类似现象。
专家支招巧辨“毒豆芽”
“我喜欢选择颜色艳、白白胖胖的豆芽。”家住白马桥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豆芽都没这么大根,也没这么好看,看着这些好看的豆芽她想都没想就买了。县食安办相关专家提醒,不是漂亮的豆芽就好,购买豆芽一定要与“毒豆芽”区别开来,消费者可以一闻,二看,三掐。闻豆芽气味。正常豆芽闻起来很清爽,问题豆芽则有刺鼻性气味;看豆芽外观。正常豆芽有根,个头不均,长短不一,且色泽较黄;问题豆芽则无根,个头均匀,色泽苍白;掐断豆芽看水分。断面有水分冒出的是经过处理的豆芽,自然生长的豆芽韧性好,问题豆芽则容易折断。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彭凤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