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支队伍,满载荣耀,从遥远的边疆曲折而来,披荆斩棘,默默驻守宁乡四十余载;
有这么一支队伍,不拿当地百姓一针一线,情系当地群众一丝一缕,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有这么一支队伍,勇于开拓,一马当先,成为宁乡赶超崛起征程的见证者和建设者;
有这么一支队伍,为核而生,一代又一代人用汗水和热血实现着共和国国防之梦,在时代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这是怎样一支队伍。
首先,这是一支敢于牺牲的队伍。正是这支队伍,怀揣为祖国找寻铀资源的梦想,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为了事业的需要,不惜牺牲健康乃至生命。据统计,在五十多年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先后有59人因公殉职、122人患上职业病或因公致残。谁会知道,近十年里,这支队伍140名过世的职工,有半数死于癌症,其中主要是肺癌。谁还会知道,很多同志因为长期井下作业,患上矽肺,至今还躺在离我们不远处的医院里,靠着氧气瓶维系着最后的生命。相对于全国平均寿命74岁,这支队伍平均寿命仅为70岁。令人欣慰的是巨大的牺牲,终于换得铀梦想的实现:9个地质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共探明并提交四大类型铀矿床12处,提交金、钼、锑、煤等价值160多亿元矿产资源,为我国的铀矿地质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次,这是一支勤于拼搏的队伍。正是这支队伍,怀揣着自强的梦想。在宁乡一隅,扎根建设,修路造房,让荒山变为了基地,让野岭成为了家园,一代又一代人,矢志不渝,勇往直前,创造了五大产业风生水起的奇迹。舒适明亮的办公楼、高耸林立的商品住宅楼拔地而起,雄踞宁乡一环北路。其中“湘核华府”房地产项目,高品质的商品房和现代化的综合商业楼——鸿美酒楼,不仅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还成就宁乡的一块经济高地,直接带动了一环北路的整体繁荣,有力的促进了宁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再次,这是一支勇于担当的队伍。正是这支队伍,怀揣着家国大爱的梦想。还记得1998年的洪灾么?无情的大水吞噬了县城数十条街道,淹没了上百座房屋。正是这支队伍,为力保一方平安,倾其所有,出动数十辆卡车,上百人力,直接参与救援赈灾,保障了宁乡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还记得2008年的冰灾吗?家家户户拉闸限电、水管冰冻。正是这支队伍,不顾家里缺水缺电,数百人有组织地拿起铲子、扫把走上街头,连续奋战三个日夜,保证了整个一环路三公里的畅通,彻底解决了县城该路段上万人出行难的问题。正是这支队伍,从宁乡黄材铁村到宁乡沙田桅水,都活跃着帮扶的身影,在自身条件本不宽裕的情况下,多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达到近百万元。一批又一批的贫困学子因此圆了读书梦,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因此重拾了生活的信心。每年冬季的“血荒”出现,当地政府深感束手无策的时候,正是这支队伍,总是义无反顾的撩起衣袖,组织干部职工无偿献血。据宁乡血站提供的数据,从1999年至今的14年间,这支队伍共组织干部职工献血20余次,献血总量累计达到21万毫升。按照每人2000毫升的用血量测算,这些血可以挽救105个宁乡儿女的生命。
最后,这是一支善于进步的队伍。正是这支队伍,怀揣着文明进步的梦想。改土葬为火葬,有力带动了整个宁乡的殡仪新风;正是这支队伍,严厉打击了法轮功邪教组织,维护了当地的稳定团结;正是这支队伍,以民生工作为重点,各大产业帮助宁乡政府解决了上千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正是这支队伍,在日本核辐射事件后,果断向周围群众发放近千册宣传小册,避免了恐慌、稳定了人心;正是这支队伍,多姿多彩的文娱活动、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让你我坐在的这个位置,成为了无数宁乡人民仰望崇敬的文化高地。当下,以蒋文武、皇甫悦星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正强有力的带领这支队伍与时俱进、激情进取,诠释着自己“进城、建房、上市”的中国军工梦想。
这么一支队伍,高风亮节,怎能让130万宁乡同胞轻而视之;
这么一支队伍,高义薄云,怎能让130万宁乡人民不动于心;
这么一支队伍,高情厚谊,怎能让130万宁乡父老轻易忘记。
你,就是这支队伍,湘核三〇四,宁乡因你而骄傲!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周思靖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