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县坝塘镇沿江村,流传着共产党员罗淑明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今年进入古稀之年的她入党34年,基层工作41年。无论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或人大代表,还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罗淑明数十年如一日地爱管“闲事”、爱干实事。她用自己的大爱、大德、大行,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成为当地一名平凡而不简单的“娘老子”。
群众满意 我就幸福
“群众的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罗淑明的口头禅。
多年来,她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座右铭,履行好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
坝塘敬老院有60多名老人,她每月走访一次,嘘寒问暖;特困户江玉梅家中只有三间危房,她为此四处奔波筹资,重建了新房,并资助江玉梅女儿上学。
在她家里,有一张床是专门为贫困孩子准备的。10多年来,这张床已陪伴了10个贫困孩子长大成人,其中有3个考上大学,1个考上中专……
罗淑明有个小本子,专记“民情日记”。一年365天,一有时间,她就喜欢到农户家拉拉家常、问问情况、听听心声。回家之后,她就对群众的反映和诉求进行整理,记在小本子上。一有机会,她就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的请求。
从1991年开始,罗淑明扶助了一些贫困孩子。针对村里一批贫困孩子读书难,她积极向学校反映,另一方面则争取政府和其他群众的支持。在她的奔走呼吁下,61户困难家庭、53名特困学生得到资助。“没有她,这些事情就办不成!”沿江村村民黄开坤对罗淑明打心底里佩服。2010年6月的特大暴雨,造成沿江村一条800米长的沿河公路多处垮塌,严重影响2000多村民出行。罗淑明没日没夜地探访,收集损毁情况,并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公路的修复。
为民代言 永不停步
当地村民至今还记得作为人大代表的罗淑明为南坝公路的通车时怎样奔波的。多年前,磨子潭大桥是一条连接坝塘、南田坪两乡镇近2万名群众的交通干线,因年代久远,随时有坍塌的危险。罗淑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从1998年起,她连续5年走村串户进行调研,并撰写议案在长沙市人大会上提出,请相关部门对危桥进行鉴定。终于,她提出的议案被纳入了国债计划。2005年5月,全长8.48公里耗资300万元的南坝公路竣工通车。此后,罗淑明提出的石大公路改造议案又得到了市政府的评议和受理。
近几年来,罗淑明走访群众2000多人次。今年70岁的她,已连续四届当选县、市人大代表,还先后被评为县、市优秀人大代表。坝塘镇的干部不难看到,一年365天,她有不少时间在跑镇里,向镇领导供信息、提建议、作参谋。现任的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镇长曾诙谐地对她说:“对于我们而言,您这位群众的代言人是我们名副其实的‘参谋’。”
哪里有不稳定的迹象,她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是非纠纷,她就调解到哪里。人们还记得,在防汛抗旱中,她吃住都在水库边,以致于在接到县防汛指挥部撤退的命令时都快累倒了;人们还记得,她经常出入各村、组、户,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不厌其烦、尽心尽力,成功调解各种矛盾纠纷几十起。“目前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尽快启动光辉桥的建设。”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罗淑明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话题。坝塘镇铺岭村1974年人民公社时所建的光辉桥,于2012年7月被洪水冲跨,现在两岸的人流来往要么靠渡船,要么就要绕两公里多路过大桥,对沿河两岸人们生活尤其是中小学生上下学带来诸多不便。罗淑明说,她只要一想到那些年幼的孩子,因为要多绕路上学而早上天没亮就起床心就疼。她再三要求记者帮她呼吁,希望能尽快启动光辉桥的修建,还两岸人民生活的便利。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