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毛笔、地上练字成为了广场上的一道风景。
起笔熟练,行笔流畅,收笔自如……片刻间,一行行刚劲有力的大字便跃然地上。一到黄昏,在县城沿江风光带中心广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一位略显清瘦的老翁略微弯曲着身子,用一支足有50多公分长的大毛笔,在水泥地上聚精会神地写着字。奇怪的是,他写字不是用墨汁,而是用清水。在夕阳的照耀下,那些清水写成的大字很快就消失了。老人却不管不顾,不时用毛笔蘸一点清水,专注地写着字,一笔一划,都显得遒劲有力。
老人名叫李普阶,现年72岁,与书法结缘已五年。老人告诉记者,每天陪伴他的这支大毛笔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用一个海绵做的如毛笔形状的笔头,吸水性强,笔杆是用废弃的塑料管制成的。
五年前,当时在广场散步的李普阶见一位老人手握大毛笔在地上练书法,当时觉得新奇的他就凑过去了解,并好奇地拿起笔在地上写了几个字。老人见李普阶写的字还不错,“有一定的书法基础,你只要多练练就行了!”从此,他便与大毛笔结了缘。李普阶渐渐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起初是拿毛笔蘸墨汁在纸上练习。一段时间以后,李普阶便自己制作了一支蘸水写字的大毛笔,“我觉得自己写的字还差得远,每天只是在自家院子的水泥地上练习,没敢去街上写”。其实,当时李普阶的字已经得到了很多邻居的认可,逢年过节,邻居们还邀请老人为自己家写对联。“现在只要天气好,我每天在街上练字差不多有4个多小时。”每天清晨、下午还有傍晚,李普阶都会拎着小水桶在广场上练习毛笔字,一天下来就得写上四五桶水。李普阶说,这样写字既满足了自己爱好,还环保不浪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脍炙人口的唐诗都是老人每次练字时的钟爱,“我很喜欢唐诗,现在还能背100多首呢”。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不少路人都很好奇,也有家长带着小孩驻足观看。“这字写得可真好。”围观的路人不时发出句句称赞。李普阶告诉记者,有人曾建议他开个书法培训班,教小朋友们练习书法,可老人执意不肯。他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受过书法方面的教育,练习写字也只是兴趣罢了,“我不能误导了这些娃娃们啊”。
如今,在广场上练字的老人也越来越多,66岁的王爹告诉记者:“这样写字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方法。练字和健身都贵在恒,只要天气好,我也会坚持练2个小时以上,乐在其中。”其实,老人们当时想到这个方法练习书法主要是为了在练习书法中健身。看到这么多市民对这个方法感兴趣,他们也表示很开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健身的行列来,共同在书法中健身,在健身中练习书法。“我最大的心愿还是希望孩子们能多多练习书法,将中国的国粹好好传承。”李普阶说。
文/图 李宏伟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