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我闲暇生活的最爱,茶余饭后捧一本书,在淡淡的黄昏里,或者在静静的午夜,品读着古往今来的优秀书籍,获得了知识,得到了启迪,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开阔了自己的境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摒弃现实生活的繁杂和浮华,沉淀内心,让智慧在生命中熠熠生辉!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县里的读书知识竞赛,规模之大,重视之高,前所未有,让我们深感在经济的大潮下,知识依然彰显着她无法遮掩无法忽视的魅力和威力,在学校领导谢校长和蒋科长的带领下,在胡组长的积极组织下,我们学校6个选手都为这次活动做了大量的努力,我虽然平时也算是读书较多,但很多东西都看得浮躁,知识不够系统,由于个人的喜爱,可能在某一方面比较偏重,像我就比较喜欢看散文类,文学类的书籍,像哲学类兴趣就一般。全县的知识竞赛试题涉及面极广,上面没有说考什么,所以平时的积累是十分的重要,当然集中的阅读也是很必要的。为此,我们胡组长在网上下载了很多的知识竞赛试卷,如宁乡知识竞赛100题、读书知识竞赛冲刺题等等,还在宁乡大小书店买了一系列的书籍,甚至在网上也订购了一些相关书籍。组员们都积极备战,经常在一起互相探讨,相互促进,彼此鼓励,共同进步。我的感觉是好像回到了高中,那种挑灯夜读的感觉是那么的亲切,获得新知识的那种感觉是那么的激动。在备战期间,我觉得自己的知识在突飞猛进,各方面的知识让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海无涯”真的一点没错啊!这更激起我学习的热情,我在知识的海洋里乐此不疲!
4月14日在玉潭中小参加了考试,虽然说曾经也是身经百战,可此次还真有点忐忑,怕考不好污了老师二字,怕辜负了领导及同仁的信任。试卷发下来,心绪稍宁,扫视全卷,好像有些题目较熟悉,心淡定了许多。晓得做的题当然是不费吹灰之力,模糊的拼命的思考回忆,那些根本不知道做的就只有瞎蒙了。这次考试的题目范围十分广泛,可见制卷者用心用力。题目不仅考察平时的阅读面,也考察了考生的审题能力,题目不是死板的,也不是显而易答。易的有些小关卡,难的可以思考探寻,真真是灵活智慧。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哪里?这道题既是属社会政治经济,也属文学范畴,既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典籍,又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再如判断第11题:温家宝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这本书是《沉思录》,古罗马哲学家皇帝奥勒留所著。此题紧扣时事,但你只掌握了时事不够,还要对古代的西方哲学有所掌握。
这次考试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考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如:《三国演义》中有“单刀赴会”故事,史上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者是谁?选项中有A. 赵云、B. 张飞、C. 周瑜、 D. 鲁肃,此题如果是考关羽单刀赴会,那没多大意义,但追究历史的本源,究竟历史上赴会的是谁呢?还历史一个真相,那远远不只是在考察考生的文学知识。
这样有思考力度的题目还有许多,在答题的过程中,我不仅发现了自己存在的知识的缺漏,也学会了智慧的判断和思考。在整个考试中,有小部分题目自己没多大把握,此时是多么懊恼自己阅读太少,积累不够,发现自己努力的余地,上进的空间是多么大啊!
一个半小时的考试结束了,但带给我的震撼很大。在知识的宝库面前,我们永远没有骄傲的本钱。只有更加的热爱书籍,热爱阅读,才能让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得更加的畅快,才能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笑傲江湖。通过这次活动,我会更加重视读书,让自己永不停住前进的脚步。同时也会号召更多人,和我一样,热爱书籍,热爱读书,静享心灵的盛宴!
作者: 宁乡四中 袁灿红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