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群众增收是我努力的方向”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汉光 编辑:陶湘 2013-03-07 10:43:07
—分享—

  引进优质稻实验基地,建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近年来,金洲镇泉塘村在县人大代表、村总支书记周建华的带领下,原来那种稻谷加稻产的单调生产模式悄然改变,群众的钱袋子随着长沙“米袋子”和“菜篮子”的打造而日渐鼓起来,至2012年,全村农民人平纯收达到1.1万元。周建华说,群众增收始终是我努力的方向,大家都富了,就说明我这个村总支书记工作做好了,说明我这个县人大代表履好了职责。

  周建华1998年任村主任,2000年任支部书记,原群英村和泉塘村合并后任村总支书记,至今已在村干部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15年。由于泉塘村大部分地处沩江下游群英垸内,地势低洼,只适合种植水稻,产业十分单一,再加上大部分水田每年都要遭受水旱之忧,群众种田积极性普遍不高,农业效益更是无从谈起。作为全村2700多人的“主心骨”,如何让水田增加效益,农民增加收入,成为周建华“兴村富民”的首要任务。针对全村泥工、木匠等手艺人多的特点,他积极与省市建筑公司联系,组织专业队伍到省城务工,使全村90%以上的主要劳动力都有一份稳定的打工收入,全村每年从外挣回的劳务工资超过5000万元。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了,全村2890多亩水田谁了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2年他通过多方联系,引进了隆平高科优质稻实验基地在村里落户,第一年流转水田就达1260亩,村民从此不但有了每亩780元的租金收入,而且解决了大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里50岁以上的妇女到实验基地打工的收入都可达到2100多元每月。周建华告诉记者,今年基地在该村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这样全村的收入不但会超过去年的220万元,剩余劳动力也将基本实现“清零”。

  为了实现多种经营,周建华还积极鼓励蔬菜、苗木产业的发展。其中蓬发蔬菜种植合作社就是在周建华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做大的。黄国良是原县航运公司的下岗职工,有意到泉塘村发展蔬菜种植。周建华了解情况后,主动衔接,在土地流转、设施建设、争取政策等方面主动服务,使占地200多亩的蔬菜基地迅速建成,至去年每亩的经济效益即超过1.5万元每亩。周建华表示,随着穿村而过的金朱公路的建成,面向大长沙的广阔市场,将使泉塘成为省会知名的菜蓝子成为可能,下一步发展蔬菜种植将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据悉,近几年,在周建华的积极主导下,泉塘村还成立了“华泽”苗木种植合作社,在金朱公路以北规划一个小商贸流通市场,并引进了红砖厂和包装厂两个企业,村级经济日渐丰富。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汉光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