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喻壮正在给妈妈洗脚。
题记:据说,老乌鸦不能自己去找食物的时候,小鸦会用把吃进去的东西反哺出来,吐出来给老乌鸦吃,来感戴老鸦的恩义,这就是古话中所说的鸦有反哺之义;而小羊羔喝奶的时候是跪着的,这是一种感恩的举动,即所谓羊有跪乳之恩……
他跪在地上,轻轻地帮妈妈脱去鞋子,然后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妈妈的袜子扯下来,搬起妈妈的一只脚放进桶中,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一点点从桶里面舀水,一次次轻轻擦洗着妈妈的脚。两只脚都洗完后,他拿毛巾轻轻地擦干,然后从柜子里拿出袜子,又跪在地上帮妈妈穿起来,那么费力,却始终默默的,没有一点点不耐烦……年仅8岁的他,做这一切,是那么的熟练而用心,生怕弄疼了妈妈。每天晚上,当小喻壮做着这一切时,妈妈王端美总是忍不住流泪,她说,“喻壮就是我的手,是我的腿。”是啊,小小年纪的他,就是妈妈床前的那盏灯,妈妈头上的那片天……
岁月艰难考验病妇幼子
肯德基、ipad、游乐园……这些对于现在城市里的小朋友们来说并不陌生,可对喻壮来说,这一切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两把高凳子拼起来,摆上书本,2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喻壮的家中时,他正坐在屋外的小凳子上做作业。8岁的他,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要瘦小得多。“从来没给他买过营养的东西。”说起这个,王端美满是愧疚。2004年,王端美的丈夫因救人献出生命,当时,她肚子里的小喻壮才一个多月,因为伤心过度,王端美早产生下了喻壮。2008年,患有多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她变得卧床不起,甚至连独自坐起来都很困难。不仅如此,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她每月药费就需要1000余元,让这个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如今,喻壮和妈妈只能靠幼保和低保度日,生活举步维艰。
2月4日是农历12月24,正是过小年的日子,记者问喻壮,中午吃了什么菜,喻壮打开橱门,端出了半碗白菜,“中午吃的是这个,还没吃完。”记者问喻壮,是否喜欢吃,他摇摇头,“不喜欢吃,没味道,还是我炒的。”他告诉记者,家里的菜都是好心人送来的,“吃得最多的就是蔬菜,但我最喜欢吃的菜是肉,可是要好几个月才能吃一次。”说起这个,小喻壮有一点黯然神伤了。王端美告诉记者,从没有给孩子买过新衣服,小喻壮的衣服都是别人穿过的。他也没有玩具,唯一的玩具就是一位好心人送来的一个小滑板,喻壮对此爱不释手,有空就玩。采访中,喻壮没忘了给记者露两手,他踩起滑板,轻松的就在屋前的地坪里溜了几个圈。
稚嫩双肩扛起生活之艰
“妈妈,洗下脸吧。”喻壮颤颤地拿起热水瓶,把水倒进盆里,掺好凉水,然后端到了妈妈的跟前。小小的手拧不好毛巾,他便两头拧。而喻壮的个头也够不着妈妈的脸,他只好踮起脚尖,两手捧着毛巾,给妈妈擦拭着。看到这一幕时,记者忍不住拿起相机想拍下来,但泪水此时模糊了视线……
喻壮是这个家里的主心骨,虽然只有8岁,但他俨然是一个小大人。当记者走进喻壮家门后,他便放下作业,不用王端美吩咐,便从房间里的小柜子里拿出瓜子倒在果盆里。“平时家里的事情,只要他能做的,便是他的活。”王端美告诉记者。
个头小小的壮壮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因忍着严寒淘米给妈妈做饭,壮壮的小手生起了冻疮,他暖暖手继续;手太小,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他下次更小心;费劲但努力地帮妈妈搓洗衣物,只希望妈妈穿上整洁的衣服……记者看到,虽然喻壮每天要干的活很多,但他很爱整洁,看到桌子下一张糖果纸,他便马上捡起来放到了屋外的撮箕里。喻壮和王端美的床在同一个房间,虽然拥挤,但是被子都是叠得整整齐齐的。“他一岁多的时候便不要我抱了,三岁多就知道煮饭,等到我身体越来越不好,他能做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王端美说,从没有见过一个孩子像喻壮这么懂事。
8岁的年龄,早上出门读书前,许多的孩子会有妈妈准备好的早餐和学习用品,会听到妈妈一声声的呼唤起床,但对于喻壮来说,这一切,他都没有享受过,“人家是大人照顾孩子,而他是孩子照顾大人。”邻居们都说。上学的日子,喻壮更忙更辛苦,每天六点起床,扶妈妈起床,穿衣服,照顾妈妈上厕所,然后做好饭,一口口地喂完妈妈后,他自己再吃饭,然后再去上学。
记者问喻壮,这样的生活他是否感到累,他说不累,“因为家里只有我和妈妈,妈妈身体不好,这些事情就是我必须做的。”
尽管身上穿的是好心人送来的衣服,吃的也是好心邻居送来的菜,连住的房子也是好心的叔叔家的房子,但瘦弱的壮壮却很乐观,总在妈妈面前微笑的他让妈妈王端美既感动又心酸:“没有他,我早就活不下去了。有一个这样的儿子,我才能活到今天,这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当记者问喻壮,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时,这位家里的顶梁柱马上说到了最切实际的问题:“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家里的房子弄好,不让它漏水了。”接着,喻壮一一数起了他的心愿:妈妈能够好起来,自己能够看更多的书,长大后能够当一位发明家……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彭倚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