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宁乡县2007至2012年财政工作及2013至2017年财政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编辑:陶湘 2012-11-23 16:01:51
—分享—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县财政局11月20日提请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关于宁乡县2007至2012年财政工作及2013至2017年财政计划(草案)》的报告。现摘要如下:

  过去五年财政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地方财政收入先后迈过20亿元、30亿元台阶,预计2012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0.5亿元,比2007年的10.85亿元增加29.65亿元,年均增长30.1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8亿元,比2007年的5.24亿元增加17.56亿元,年均增长34.19%。收入过亿元的预算收入单位由2007年的1家增至2012年(预计)的8家。

  过去的五年,是支出结构更加优化,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的五年。预计2012年完成财政总支出43亿元,比2007年的14.13亿元增加28.87亿元,年均增长24.93%。近五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支出148.08亿元,在支出安排上始终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一是倾注民生事业。五年来,累计完成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支出达86.19亿元,占总支出的58.21%,二是保障正常运转。2012年,兑付乡镇体制分成和安排乡镇预算经费共计3.77亿元,比2007年的1.13亿元增加2.64亿元,年均增长27.25%;安排部门预算经费13.99亿元,比2007年的3.73亿元增加10.26亿元,年均增长30.25%。三是给力经济发展。五年来,支持乡镇、两大园区经济发展建设资金28.5亿元;兑现招商引资、项目工程、工业发展奖励6700万元;累计调度资金75.5亿元,担保贷款12.35亿元为载体单位项目落户和建设提供支持。

  过去的五年,是财政改革更加深入,管理模式创新见效的五年。顺利对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收支运行平稳过渡,省市支持持续加大。强力推进基层医改,资金管理模式开全省先河,创全国经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面,集中支付单位达175家。全面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财政预决算(投资)评审强化内部质量控制,引入中介机构参与初评,评审规模日益扩大,平均净核减率达16.25%。惠农补贴实行一卡通发放,乡镇财政资金实行分类管理,“乡财县管”约束力明显增强。政府采购实行管采分离,资金平均节减率达12.66%。非税收入实现信息化征管。“一家收费”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出了一定贡献。

  过去的五年,是财政业务更加精细,收支运行稳妥有序的五年。财政资金流量倍增,监管难度日益加大。财政部门一抓制度建设。出台了《宁乡县财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相关规定,并根据资金类别、用途、金额制定了审批流程、审批权限和监督办法。二抓专户清理。全面清理整顿财政专户,财政专户由原来的112个减少到54个。三抓债务管理,严控政府性债务规模。四抓重点领域。21家政府性公司的项目资金实行“双控”管理,重点工程建设领域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更加规范。农业专项资金实行财政集中报账制,建立了全方位监督机制。

  过去的五年,是队伍建设更加有效,财政品牌树立巩固的五年。财政干部队伍活力不断增强,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形成了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近五年来,县财政局先后获得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全省家电下乡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投资评审工作先进单位、长沙市财税过千亿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

  奋斗目标:

  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13年至2017年全县财政收支预期为:收入方面: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到2017年突破100亿元。支出方面:1、支出规模。预计未来五年财政总支出年均增长18%,到2017年达到98亿元以上。2、支出结构。(1)民生工程的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将大幅增加。(2)改善区域发展环境,财政基建投入将大幅增加。(3)收入分配政策调整,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性支出将大幅增加。

  工作措施

  一是把稳增长作为长远之计,努力打造发展型财政。

  二是把抓征管作为重要任务,努力打造增收型财政。

  三是把保民生作为头等大事,努力打造民生型财政。

  四是把改革作为持久动力,努力打造阳光型财政。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