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行视察金洲新区(资料图片)
编者按:这是一片开放带动发展的富饶土地,已有122个优质项目聚集于此;这是一块改革带动发展的试验田地,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一直积极探索、奋勇争先;这是一处环境带动发展的美丽家园,交通便利、配套齐全、办事高效、服务优良——这就是宁乡金洲新区。在相继成功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后,在成立六周年之际,这个“两型”园区跻身首批省级工业集中区行列。六年来,金洲新区的发展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我们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园区产业有哪些特色?今后将怎样获得更好更快发展?就这些广大读者所关注的问题,《今日宁乡》特派出记者组,在宁乡金洲新区采写了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如果你到过金洲新区,你会亲身切实感受那里发生的巨变:六年前,它还是一块人烟稀少的黄土山坡,而今已成为令许多人神往的投资热土与活力新城。在这里,一块块新平整的土地散发出快速发展的芳香,一条条城市干道和精致的绿化带展示着快速前行的活力,一座座标准化厂房不断向周边拓展……六年,对于一个新生命来说,意味着正经历茁壮成长的少年时代;六年,对于金洲新区来说,意味着在经历创立、初期发展之后,步入走向繁荣的新时代。从金洲互通的开通到金洲大道的建设,从第一家企业的落户到如今四大片区的规划建设,金洲新区以其特有的激情跨越,演绎着夺目的巨变华章。
蓄势:凿开引水渠,筑就新洼地
镜头一:2007年3月4日上午9时28分,随着时任县委书记虢正贵一声令下,我县在长常高速公路26.5公里处新建的金洲互通正式开通。随即,数10台车接连通过金洲互通进出宁乡,标志着宁乡新添的经济“动脉”——金洲大道开始搏动,由此而生的长沙西线工业走廊核心区——金洲新区开始接受省会“输血”,宁乡迈出了多点对接、融入长株潭经济圈关键一步。
宁乡,是“青铜器之乡”,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等青铜重器都出土于此。青铜器,代表着商周时期的工艺水平。宁乡,站在了那个时代的巅峰之上。而依偎于沩水河边的那一湾“金洲”,却淡去了历史的荣光,安静地等待宁乡人去焕发它尘封已久的灵气,去融合那记忆中的巅峰时代。
2005年12月22日,宁乡县境内,一条大道悄悄开工。从长常高速剪开一个口子,从口子上接条大道,大道旁建一个新区,把宁乡的发展平台往东、往长沙城区前移10公里。
这,不仅是一个拉通道路的决策,更是一个思想壁垒的打破。
2004年,就构建全新发展平台,县委、县政府大胆决策:在长常高速上再建一个互通,与原有互通相比,该互通更靠近长沙,即具备“宁乡东”的特征,以此为依托打造一个新城,前推发展平台,全面实施东进融城战略。这个“宁乡东”的互通,即金洲互通;这个“宁乡东”的新城,即金洲新区。
2004年11月,我县正式向省发改委、交通厅等部门提出申请在长常高速增设互通,时任副县长刘永红带队多次赴省协调。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克服没有近距离修建互通先例等困难,争取上级领导支持,终于在2005年7月20日,获得了省交通厅批文,批准我县在长常高速公路26.5公里处增设互通。与此同时,宁乡的决策者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增设一个长常高速互通,并不能完全承载宁乡东进融城的划时代梦想,宁乡还需要一条更加便捷的东进通道。经过反复研讨,县委、县政府再次大胆决策,新修一条东进融城的通衢大道。2005年7月29日,时任县委书记虢正贵、时任县长黎石秋召开互通建设筹备专题会议,决定成立全城线(金洲大道前身)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由时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石平任指挥长。
说起金洲大道这个名字的来历,还颇有几分传奇味道。彼时,正是长沙金星大道通车之时。金星大道贯穿市区、望城,带动了望城快速发展。宁乡,也迫切需要这样一条黄金大道,与金星呼应,也应取“金”字为名。经调查,恰恰大道旁一处水湾名为“金洲湾”,“金洲大道”由此得名。
金洲大道的建设,倾注了上级领导的大量心血。2006年3月7日,时任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梅克保来到宁乡视察,看到金洲大道后感慨:“想不到宁乡悄悄地干成了这么大的事情。”2006年10月23日,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梅克保、时任市长谭仲池召开金洲大道建设现场办公会,决定拉通金洲大道至长沙市区的桐梓坡路,将金洲大道建设成为连接宁乡、望城、高新区的城市快速干道。2006年11月,陈润儿就任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此后一年时间里,他六次亲临金洲大道考察或现场办公,亲自调度协调,催生这条河西经济主动脉。
2006年12月,县委、县政府正式组建金洲新区领导班子,刘永红任书记、管委会主任。2007年3月2日,宁乡金洲新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2007年3月,金洲互通投入使用,互通至县城的道路拉通,4月,金洲大道宁乡段东线启动建设,5月金洲大道全线开工,“两县一区”同步推进。2008年8月,金洲大道正式全线贯通。
“原来是挑水喝,现在是引水喝。”谈到当时宁乡的发展,宁乡县委书记黎春秋打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引水之道”正是金洲大道。金洲大道,承载着宁乡人工业化的梦想,成就了宁乡县域经济的“聚宝盆”。
起步:梧桐遍地栽,凤凰翩然来
镜头二:2008年4月25日,县人民政府与三一集团在长沙通程大酒店正式签约,三一集团在金洲新区这块创业沃土上,首期征地3000亩,投资100亿元,建成“三一”在湖南的另一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汽车起重机、路面机械、搅拌设备等工程机械,建成后达到每年150亿元的销售收入。这成为了宁乡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标志性项目和里程碑式事件!
在金洲大道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按照县委、县政府“边建设、边招商”的要求,金洲新区就抢抓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以“中部崛起、舞在金洲”自勉,树立“创新、惠民、共建”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品质开发,凭借着一股子“金洲精神”,书写着金洲新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耕耘史。建设中,坚持“效率至上、品质第一”,全体建设者以宁乡发展为己任,实行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制,不分晴雨天,不分节假日,吃住在工地,仅用了200个有效工作日就建成了金洲互通,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金洲大道宁乡段在金洲大道全线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开发中,坚持“四不引进”,即“不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不引进、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引进、投资强度低的项目不引进、税收贡献小的项目不引进”,通过外出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多种形式,到2007年底,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引进星港、碧桂园、族兴铝颜料、银太等50多个项目。同时,建成园区主干道22公里,水、电、天然气等七通拉开框架。很快,金洲新区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景象,一座座厂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众多国内国际品牌在这里布点谋局。
2006年6月,金洲新区管委会与锦峰钢结构签约,该项目成为落户金洲新区的“第一单”;
2007年1月9日,碧桂园、泓信、银太三大项目同时落户;
2008年4月25日,三一集团与县人民政府签署合同,在金洲新区投资100亿元建设三一(宁乡)产业园;
2008年4月30日,中南大学科技园宁乡产业化基地暨湖南红宇耐磨新材料项目落户金洲新区;
2009年11月9日,三一汽车起重机有限公司竣工投产,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19个月时间,创造了重大项目建设的“金洲速度”;
2010年底,星邦重工、先导电陶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
2011年10月,亚洲最大的物流提供商普洛斯物流落户,建设湖南最大的物流产业园
2012年8月,红宇新材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宁乡本土第二家上市企业;
2012年10月,省委书记周强视察红宇时强调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企业要继续大力推进技改,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开拓市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
金洲新区以其令人惊叹的速度精彩起步。就这样,昔日的荒山野岭和泥泞的道路不见了踪影,时代精英在这里荟萃,改革新篇在这里写就。
跨越:三湘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镜头三:2010年7月,深入我县视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行,来到了金洲新区三一(宁乡)产业园汽车起重机公司、圣得西时尚产业园两家企业。在三一恰逢一台1000吨级汽车起重机下线,温总理驻足观看,点头表示赞赏。他还与技术人员一起使用“机械手”为重型汽车起重机安装轮胎。看到企业的新变化,温家宝十分高兴。他对围拢在身边的工人们说,要建成一个世界级企业,就要有最好、最优、最高的产品质量,就要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发明和专利,就要培养出一代代优秀的人才。前进的道路上固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永葆崇高的理想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2008年6月17日,金洲新区被正式纳入国家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定位为高新产业园区。金洲新区坚持“两型园区”为标准,在土地节约、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严格控制,在项目管理、人事制度、征地拆迁等方面改革创新,积聚起更好更快发展的能量。我们惊喜的发现,这片土地上,宽阔明亮的马路多了起来,整齐林立的厂房多了起来,美丽大气的住宅多了起来,这背后是综合实力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进位的大幅攀升。
2008年,金洲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亿元,实现工商税收4500万元;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亿元,财政收入3亿元,其中工商税收1.02亿元,成功实现年税收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8.7亿元,财政收入5亿元,其中工商税收2.16亿元;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7亿元,财政收入8亿元,其中工商税收3.26亿元。今年,金洲新区产值有望突破220亿元,财政收入10亿元,其中工商税收突破4亿元。
与此同时,一块块金字招牌也“慕名而来”。
2011年9月,宁乡金洲新区成功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式跻身国家级发展平台行列;
2012年2月,金洲新区成功获批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的前沿阵地;
2012年9月,省发改委对《金洲新区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做出批复,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金洲新区设立省级工业集中区。这样,金洲新区正式跻身全省首批省级工业集中区行列;
……
六年激情跨越,金洲新区已然蜕变成为一座“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工业新城,新型工业化和东进融城的使命正充分实现;六年快速发展,金洲新区已获得来自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肯定,让沩水之湾走出的金洲人拥有了更加坚定前行步伐。
现在,金洲新区立足“改革新区、经济大区、科技新区”的定位,坚持“开发片区化、配套城市化、产业高端化、投资多元化”,力争到建区十周年的时候,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工商税收18亿元,在县域经济版图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倚 周海鹏 邵宝胜 龚再蓉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