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凝聚力量 跨越而上 后发赶超

编辑:陶湘 2012-11-08 09:48:03
—分享—

  10月31日,县委书记黎春秋,县委副书记、县长提名人选周辉率领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宁乡经开区现场办公,就园区获批国家级后,在发展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黎春秋在办公会上指出,宁乡经开区的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既不要忘乎所以也不能妄自菲薄,只有客观看待当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分析面临形势,才能凝聚力量,才能跨越而上,实现后发赶超。县领导戴中亚、周泽祥、王湘云、陈海波参加办公会。

  会上,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戴中亚介绍了园区的发展情况及当前面临的相关问题。近年来,宁乡经开区坚持生态立园,致力于推进园区平台高端化、产业差异化、招商立体化、融资多元化、人才市场化、公司现代化,努力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和竞争实力,勇敢担当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力,精心打造两型园区的第一品牌,于2010年11月成功获批国家级。升格后的宁乡经开区,总控规面积60平方公里,拥有规模企业148家,以“3+1”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即以加加集团、青岛啤酒、洽洽食品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以飞翼股份、盛泓机械、盛隆机械为代表的机电产业,以东洋铝业、松井新材料、中财化建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妙盛国际企业孵化港、德裕房产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园区也先后获得“湖南省十大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湖南省首批“两型示范园区”和“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园区”等特殊荣誉。“十二五”期间,园区确定了围绕“五年五十亿,跻身五十强(国家级开发区)”的奋斗目标,按照“依托长沙、呼应益阳、北拓西联、提质内核”的发展战略,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的发展思路。今年元至9月,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45亿元,引进项目16个,完成财政总收入5.43亿元。园区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遇到了来自宏观环境、要素制约、产业提质、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希望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支持园区的公益配套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的外围发展环境,进一步支持金洲西线工程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园区控规范围内的其它开发行为,并解决相关融资、配套、人才等实际问题。

  县委副书记、县长提名人选周辉表示,宁乡经开区近年在产业发展和壮大方面,付出了艰苦卓著的努力,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创造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彰显了宁乡的产业实体,强大了宁乡的产业支撑,带动了宁乡的产业发展,特别是2010年获批为国家级开发区,提升了宁乡的形象,提升了宁乡的实力,更提升了宁乡的信心,各项工作值得充分肯定。周辉指出,园区和企业是我们发展的主阵地和主力军,作为政府和部门,支持园区力度再大也是应尽之力,服务园区责任再重也是应尽之责,做大园区举措再难也是应尽之举。经开区是宁乡的经开区,政府和各个部门,也都是为经开区服务的部门,都是为经开区办事的机构,县人民政府将全力支持宁乡经开区的发展建设。他希望宁乡经开区能够处理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突出产业发展,壮大园区实力,实现更大发展。周辉还就宁乡经开区提出的相关工作请求逐一拿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县委书记黎春秋指出,经开区的前10年是一个爬坡过坳,艰苦创业的10年,从2010年的11月获批国家级到现在,则是突破体制尴尬,突破产业发展,异乎寻常的两年,这两年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落户,为园区下一步的腾飞夯实了基础。黎春秋强调,宁乡经开区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第一是不能忘乎所以,第二不要妄自菲薄。不能忘乎所以,就是不要认为获批了国家级就万事皆休,就在发展的势头、发展的干劲上,在思想的解放、规划的制订方面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必须将其视为一个新起点,不能作为止步的终点。同时,也不能妄自菲薄,虽然与其它国家级园区比,宁乡经开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不能因为差距而否定一切,不能因为差距而丧失信心,客观的讲,在湖南省新获批的几个国家级园区里,宁乡经开区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所以要客观看待园区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只有认真的分析,客观的看待,才能凝聚力量,才能跨越而上,后发赶超。黎春秋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相关领导和部门要牵头重点研究解决好园区基础设施体制、“企业宁静日”制度的落实、“两帮两促”的实施、园区规划范围及体制、与相关开发主体及乡镇利益协调等五方面的问题,以进一步理顺体制、明确责任、促进发展。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