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百姓共享精神文化大餐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淑兰 潘华 编辑:陶湘 2012-10-31 15:33:13
—分享—

图书馆免费开放,市民精心挑选喜爱的图书。

  每天晨曦微露之际,县文体广电局前坪健身广场上便聚集了一群文体爱好者,有打太极的,有跳广场舞的,有做自由健身运动的。到了晚上,这里便成了歌舞的海洋,上百名群众排成整齐的队列在县文化馆指导人员的带领下,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在水晶郦城广场,每天傍晚做健身操的市民有数百人。这种景象在全县乡村健身广场上每天都在上演着,这只是县文体广电局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实施文化惠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县文体广电局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宗旨,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文化强县建设,着力在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优化文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使全县的文化发展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宁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高起点大手笔投入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文体中心和炭河里考古公园的建设,代表了宁乡在文化项目建设上的大手笔。在城郊乡合安村,文体中心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紧张的装修。据了解,这个投资3亿元、占地200亩,惠及城乡百姓的文化民生工程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届时,集影剧院、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体育场和室外文化健身广场等设施为一体的文体中心将成为覆盖全县、辐射周边的综合性文体活动基地。7月16日,总投资10亿元的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举行盛大开工仪式。9月28日,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正式奠基。这个被列入全国文物事业“十二五”规划及项目库的项目,是宁乡历史上第一个列入省部共建的项目。作为建设文化强县的战略项目,在宁乡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首期工程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城墙本体修复工程将于明年上半年完工,明年下半年对外开放。

  乡镇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也大步推进。记者在道林镇沈家巷村农家书屋中看到,整齐的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一册册图书;阅览室内,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或埋头看书,或兴致盎然地翻阅报刊的景象。“这几年农活没那么重了,有空我都会来这里坐坐,看看报纸、借两本书,现在社会发展太快了,不学习呀怕是会变‘文盲’嘞。”村民罗瑞华向记者说道。书屋管理员廖仁章告诉记者,如今书屋已经成了村民学习科学知识和交流生活、工作、种养经验的重要场所,一年里这间小小的书屋要接待6000多人次。十年如一日为读者辛勤服务的廖仁章今年还被评为了“全国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称号。自2007年以来,我县投入2000余万元,陆续启动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建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夯实。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15个综合文化站、403个农家书屋和320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到今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都将建有农家书屋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实现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文化资源。通过多年努力,一个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在全县逐步建成,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到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

  打造群众文化精品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精品文化是县域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外展示县域风采和综合竞争力的“名片”。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县文体广电局每年组织全县性大型文体活动10次以上,打造了社区文化艺术节、金牌文艺团队评选、“周末我登台”广场文化活动、春季环城马路赛、篮球系列赛事等一批本土活动品牌,其中“周末我登台”广场文化活动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乡村文化活动项目”,中央电视台进行了采访报道。同时,积极承办各级各类大型活动,先后参与承办了刘少奇诞辰110周年文艺演出、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第二届环湘自行车赛、长沙市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长沙市七运会部分赛事等大型文体活动,为群众带来了高品质的文化享受。

  培育了一批文体精品。设立专项资金,实施“精品”工程,大力繁荣文艺创作,新创了舞蹈《狼宁乡》、话剧《永远的叔衡》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在2009湖南艺术节上,我县获奖总数居全市第一。大力实施“金牌”工程,培育了举重、柔道、摔跤等优势项目,竞技体育实力不断提高。在长沙市七运会上获得了团体总分、金牌总数、体育道德风尚三个第一,取得了宁乡参加市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

  持续开展“送文化体育”下乡活动。为了让群众不出远门、不花钱就能享受文化大餐,县文体广电局持续开展“送文化体育”下乡活动。2007年以来,累计组织送戏下乡528场、送电影下乡2.1万场次、送书下乡100万余册、捐赠健身器材150余套,有效引导和促进了农村文体生活的繁荣。

  加强文艺团队建设。目前全县共有120支群众文艺团队和11个体育协会,成为了自发组织和带动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重要力量,全县上下形成了群众演、群众评、群众看、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实施“两馆”免费开放,零门槛进入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自2010年县图书馆、文化馆启动免费开放以来,通过把“服务对象请进来,把服务项目送下去”,免费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使全县的群众享受了文化发展成果。目前,县文化馆在馆内开办了广场舞等10个免费培训班,在乡镇建立了2个公益文艺培训基地,县图书馆在全面更新图书管理系统和阅览条件的基础上,启动了图书分馆建设,今年将建成5家。两馆已累计接待、服务10万余人次,深受群众欢迎。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优化群众文化发展环境

  县文体广电局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抓手,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行“阳光执法”行动,有效维护全县文化市场的繁荣有序,确保了全县人民享受到健康、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年初以来,该局建立了重大行政处罚集体研究、案件查处公开、举报投诉等一系列制度,专门聘请了10名文化执法监督者,突出加强了文化市场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建设,执法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理解。县文体广电局召开的基层站所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座谈会上,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文物管理局、图书馆、文化馆四个单位的综合评议成绩均为优秀。

  同时,寄服务于管理当中,大力推行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举措,对于边远地区和行动不方便的群众开办文化经营场所、进行年检实行上门办理,今年总计上门换、发证300多户。网吧业主李德明反映道,“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服务和执法方式比以前进步了,我们欢迎这样规范、有素质的执法队伍!”

  巴尔扎克说:彼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与笔锋竞其业。时下的县文体广电局,正借文化之“剑”铸精神之“魂”,在2906平方公里的楚沩大地,编排一出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跨越发展的时代精神大戏。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淑兰 潘华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