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是我县境内四条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湘乡羚羊山北麓,全长79.5km,流入湘江一级支流——沩江。乌江中段的西岸边,先前有一个寺院,叫紫龙寺。寺旁一条形似太极图的小溪,自西北方向的狮桥而来,绕过紫龙寺100多米后,便与乌江汇合。
说起这紫龙寺的渊源,还与王母娘娘的贴身侍卫玉女有关。在某个千年一度的瓜果成熟季节,王母娘娘欲派玉女给南岳的圣帝、南海的观音送蟠桃尝鲜。玉女跪而听命,但迟迟不愿起身。王母生疑,忙问何故。玉女答道:“此行九九八十一天,要翻九百九十九座山头,趟九百九十九条河流,越九百九十九个平地。小女子只身前往,身无法宝,若是遇上了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那样的厉害妖魔,拦路抢劫蟠桃,如何是好啊?”王母娘娘一听有理,连忙打开首饰箱,把一只金光闪闪的环钏赏给了玉女。并告诉她,这环钏是修炼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年的西山紫龙所变,戴在颈上,就是项圈,套入手腕,就是手镯。若遇到劫难,只要取下环钏,用手指钩钏,念一轮咒语,紫龙就会随其手势出击,什么样的妖魔鬼怪都能降伏,什么样的劫难都能解救。不过,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可使用,因为一旦用了,它就会重新变成紫龙入地,再也收不回了。
玉女牢记着王母娘娘的嘱咐,背起蟠桃包,踏着五彩祥云,从瑶池飘然而出。不知不觉间,飘了七七四十九天,翻了七七四百九十座山头,趟了七七四百九十条河流,越了七七四百九十个平地。
这一天,玉女的五色祥云飘上了东雾山的乌江上空,却见这乌江两岸尽是癞子山、和尚峰、剥皮岭,光山秃岭的,没有一棵树,也无一株花。其时正值数九寒天,此地的百姓因没有柴烧,冬天也只得喝冷水。善良的玉女站在云端,不由长长地叹了口气。
突然,传来几声啼哭,玉女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面容憔悴的妇女,双手抱着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站在茅舍前逗哄着孩子道:“娃啊,再忍着点吧,等你爸爸打回了柴草,妈妈就给你煮粥,让你烤火好吗?”
一听此言,玉女顿生怜悯之心,她有意解救这些饥寒交迫的百姓,便想到了随身带着的那个仙家法宝,可是当她取出手腕上的环钏时,又犹豫起来,因为王母娘娘赐此法宝,是护卫她去南岳、南海送蟠桃的。虽然说暂时一路平安,这环钏还没派上用场,但若把它在这里丢了,万一碰上拦路抢劫蟠桃的妖魔鬼怪,又怎么办呢?到那时,法宝丢弃,蟠桃被劫,王母娘娘怪罪下来,那还了得。想到这里,玉女不由得将环钏重新戴上手腕。此时,一阵寒风吹来,她连忙紧紧身上的衣服,再看看那座茅舍,只见那母子俩紧紧地抱成一团,浑身瑟缩。那年幼的孩子躲在他妈妈的怀里,不时地重复着一个字:冷、冷……看到这里,玉女再也没有犹豫了,迅速取下环钏,默默地念了一番咒语,便把它朝乌江河畔一丢。
金色的环钏,即时变成了一条金光闪闪、鳞甲冒烟、口吐烈焰的紫龙。紫龙按照玉女的指点,头一摇,尾一摆,钻进了乌江西岸的地下,然后将口向上一张,于是,雪白的龙涎变成了滚烫的热水从地下冒了出来。从此,这乌江河畔就有了一口温泉,给当地百姓烧茶煮饭、防寒保暖、治病疗伤带来了说不完道不尽的好处。
玉女丢了环钏以后,虽在去南岳、南海的途中,遇上了一些妖魔鬼怪,但都不战而胜。原来,她在乌江丢钏救民的举动,都被王母娘娘看得真真切切。王母娘娘非常感动,觉得这玉女真诚善良,无私无畏,因而非但没有因玉女擅自作主丢弃环钏而惩罚她,反而增派了另一个贴身侍卫金童沿途暗中保护。
此后,王母娘娘觉得给仙友一个个地赠送蟠桃实在是费人费时费力,于是,将送蟠桃改成了在天庭举行蟠桃会。蟠桃千年一熟,众仙千年一聚,既会友,又尝鲜,两全其美。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三国蜀相蒋琬衣锦还乡,某夜在自己的故居做了个梦,梦见玉女来到他的故里汤泉旁边,跟他讲述了当年丢钏救民的故事。梦醒之后,蒋琬缅怀感慨,便邀约当地父母官,在乌江西岸兴建了一座寺庙,名曰紫龙寺。寺庙院内还塑了一樽玉女像,启迪后人要像玉女一样善良淳朴,为民造福。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整理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