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状元故里换新颜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飞平  宋秀闺  编辑:陶湘 2011-12-07 10:39:46
—分享—

  即将崛起在宁乡西部的宋朝风格的古街

  2011年11月,巷子口镇沩源里商业步行街向外登记预售,得到消息的乡亲们潮水般涌向售楼部,不到两个小时,首期推出的200多个门面全部预订一空。

  那么,沩源里商业步行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项目如此受到乡亲们的青睐?一个边远山区小镇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项目?近日,《今日宁乡》特刊部两位记者专程前往巷子口镇一探究竟。

  虽然时值初冬,但汽车自宁乡出发,过黄材进入西部山区后,映入记者眼帘的依然是一片郁郁葱葱。公路两边是逶迤起伏的群山和片片绿野平畴,潺潺的流水自山间奔流而出,白墙黛瓦的楼房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一切是如此的和谐与安详。

  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巷子口。一进入镇区,便强烈地感受到一股生机与活力。街上人来人往,车流络绎不绝。五颜六色的招牌以及商店超市和农贸市场旺盛的人气,昭示着这里的商贸繁荣丝毫不亚于城里。

  再往前走,便看到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场景:瓦子河两岸,彩旗飘扬,机声轰鸣,挖掘机、推土机正在忙个不停,工地上人山人海,一条疏浚拉直的人工河雏形业已出现在记者眼前。河的两岸,是一大片早已平整好的场地,一看就知道将要有大项目落户于此。“这就是镇里大手笔规划打造,在宁乡西部引起很大反响的沩源里商业步行街所在,现在正在施工的是配套工程的一部分——人工河,是在原来的瓦子河基础上,将其拉直疏浚,使其与步行街真正融为一体,连同沿江风光带成为一景。”记者的猜测果然没错,陪同的巷子口镇宣传部长陈鑫如是说。

  上篇: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打造,一座投资额超过1.5亿元具有宋朝风格的小城将崛起在宁乡的西部

  “晚了一步,来晚了一步。”在广东番禺一家电子厂打工的巷子口镇村民谢伯飞,上个月回家给老母亲做六十大寿,期间正好碰上沩源里商业步行街对外进行预售登记。早就想回家创业的他,得到消息赶到镇上时,谁知200多空门面一下子就被提前得到消息的人抢订一空。没有预订到门面的谢伯飞一脸懊恼,连叹自己运气不好。“只有200多空门面,而预订登记的人就有900多个,如果按照先来先得的原则,会伤了大多数老乡的心;用抓阄的办法倒是不错,但前面登记的人肯定不会干。唉,还不知道该怎么分配才能让老乡们满意。”陈鑫一脸苦笑地说。“没想到情况比我们预见的还要火。”

  “像巷子口镇这样的地方,发展到今天,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了,尤其是集镇要发展,必须扩容提质,这是一道摆在我们面前的很现实的题目,于是,沩源里商业步行街就应运而生了。”

  陈鑫的话,在道出地方政府发展信心的同时,也揭示出巷子口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镇的发展必由之路。“巷子口镇不但风景优美,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宁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易祓就出在这里,易祓之后,前前后后还出过20多个进士以上的名人,另外,南宋赫赫有名的宰相张浚和理学大家张栻父子也埋葬在这里。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历史遗存也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那么的辉煌和发达。作为后来人,让历史在我们手上延续的同时,把巷子口镇打造成宁乡西部山区一座文化名镇、旅游名镇、生态名镇,造福一方百姓,这是我们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巷子口镇党委书记喻晓对记者说。

  巷子口镇无疑是幸运的。在当下许多地方并没有人文历史资源而人工造假成风的情况下,这里有那么多真实存在的人文历史资源,聪明的巷子口人依托和利用这些历史人文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说明巷子口人很有头脑也很有眼光。

  为了高起点进行开发,镇上没有随随便便找一家规划设计公司来做这个项目,而是找到了在业界享有盛名的湖南大学。湖大专家历时半年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和论证,最终拿出了一份厚重的规划方案。

  按照这个方案,镇区总用地为213.27公顷,其中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52.45公顷。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公共设施用地将达到33.9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2.27%。另外,将在镇区内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其范围南起人民路,北至田冲兰路,东自巷沩公路,西到壶山路,面积为35.14公顷。规划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这个规划的可行之处就在于,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尊重现状,分别处理,整体规划,动态开发为原则,在注重开发的同时,兼顾保护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古镇保护框架和总体保护战略。具体到实施,就是对古镇的文物古迹和有价值的历史风貌地带,在保护的基础上,予以恢复或修复,从整体上改善古镇的景观风貌,全面恢复古镇的历史环境,重现古镇的历史风采。

  根据这个规划方案,一座投资额超过1.5亿元具有宋朝风格的小城将崛起在宁乡的西部。届时,这座占地数十亩,名为“沩源里”的仿古街连同两条滨江水道和一座古香古色的状元桥一起,将同时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复原当时的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商业繁华和风情景致的同时,可以想象,这个融西部农产品交易中心、状元商贸中心、狮子桥风情美食街为一体的古街,一定会让人恍如走进了张泽端笔下的北宋清明上河图时代。

  与此同时,以兰花屋场、古墓历史文化区、南轩理学文化区、古桥水廊游览区、茶马古道风情区、生态农业观赏区、外围生态旅游区以及水库游览区等八大景区为核心,集文化观光游览、乡村风貌和乡村生活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为一体,并形成兰花屋场——状元易祓墓——杨公桥——李镇亭合葬墓——廖家冲古罗汉松树——石筆——石柱湾古民居——石家山黄氏墓——邓婆桥——沙冲村古树群——老屋冲古民居——关山古树群——南轩景区——大甲冲古民居——罗家湾石桥——龙潭坑古桥——六十桥——分水合同碑——石塘湾古桥群——张珞合葬墓——司徒岭凉水茶亭古驿道——扶王山景区的旅游观光格局。

  “与其不做,要做就做好。总之,在突出‘发展为先,稳定为重,民生为本’主题,按照‘立体规划、整体推动、统筹发展’的原则的同时,以‘产业富民、旅游兴镇’为抓手,强力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生态宜居古镇、边贸物流重镇、农业观光新镇,’努力实现经济总量更大、城市更美、环境更优、老百姓得实惠更多。”陈鑫说。

  下篇:以仿古街建设为契机,力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镇区管理上台阶,状元故里明天更美好

  在加大集镇扩容改造建设,打造西部文化古镇的同时,巷子口镇没有忘记其它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以及集镇管理。“搞建设最恼火的就是资金缺乏,像我们这样的地方,投入大,上级政府只能从政策上支持,因此资金缺口很大,一切要靠自己想办法解决。”陈鑫说。

  陈鑫的话道出了当下所有乡镇的软肋,但务实的巷子口镇党政一班人,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经过千方百计想办法筹措,最终,困扰他们的资金问题解决了。

  目前一座总投资300万元,占地4.2亩,日供水8000吨,可解决20000人用水的自来水厂已经竣工;投资近百万的一座压缩式垃圾处理厂也已经建成使用,并配套有环卫工人,其中光是垃圾处理和集镇卫生打扫,镇上每年为此就要投入37万多元。

  为了更好地管理集镇,镇上还建立起了一支10个人的城管中队,并且自今年5月开始,镇上在人民路东街自凤凰路口至狮子桥路段,开展“创建文明示范一条街”的活动,通过创建活动,达到秩序良好、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目标。

  鉴于镇区人流和车流量大,镇政府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想方设法挤出7万多元,在镇区主要地段划出斑马线,设置各种交通警示和停车位置,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4月28日,为配合创建文明示范一条街活动,镇上决定统一拆违。原计划拆除的违建有83处,结果,到26日,老百姓就自发地拆除了82处,只有一户是强制拆除的,这在巷子口镇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可见只要政府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会用行动来表达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喻晓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镇区及乡村公路建设也在同步推进。目前,全长800米的南轩路和全长600米的宝塔路已经动工,这两条路将全部采用改性沥青高等级路面。还有狮子桥路计划于明年动工建设。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投资600万的状元大道,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规划和测量工作,计划于明年初动工,这条路路宽将达到18米,全长1200米,也将全部采用改性沥青高等级路面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巷子口镇的一条标志性道路。

  还有途径巷子口镇连接西部乡镇的巷沙流公路建设项目,涉及巷子口镇4.8公里,自2010年10月18日动工建设以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全部拉通了毛路,正在进行路面硬化,预计于农历年底竣工通车。

  截止到目前,全镇已经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水泥路面基本到组。昔日的天堑,如今已经变为通途。一张密如蛛状的公路网遍布12个村、253个组,在给村民带去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给这个西部乡镇的经济发展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飞平  宋秀闺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