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春,中共宁乡县委负责人严岳乔转道湘乡到了武汉,同中共长江局取得了联系。同年5月,奉命回到宁乡开展武装斗争。在东湖塘找到了中共宁乡县地下工委负责人钟杰商议开展武装斗争。此时,钟杰早已与50多个同志取得联系,但苦于没有武器。于是,他们决定先夺取石潭乡团防局枪支。由于事先早已摸清该局情况,并在局内铲共义勇队中发展了钟高策和钟春吾为中共党员作为内应。
为了保护本地同志,地下工委决定不让本地人参加这次战斗,由外乡人来攻打团防局。几天后,外乡的同志陆续到齐,散居在本地同志家中。攻打当晚,大家携带梭镖、短棍于拂晓前到达目的地。随后假装报命案来到团防局,当他们打着灯笼火把,走到局门口时,见卫兵抱枪在打瞌睡。队员杨述武纵步上前夺了卫兵的枪支,其余三人一涌而上,将其缚住。埋伏在局周围的队员一齐冲进局里。敌兵在睡梦中就被缴械。这次战斗,夺得步枪16支、子弹1箱、光洋600元。首战告捷后,钟杰等将部队带到几十公里外的回龙山隐蔽下来,躲开了县团防局的“围剿”,并在这里正式成立游击队,由钟杰任队长,蔡海涛任指导员。9月,游击队遵照中共长江局指示,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二师(简称红二师),严岳乔任师长,徐尚达任政委,钟杰、蔡俄(蔡正标)、符鹏分别任一、二、三团团长。从此,这支队伍,成了宁乡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先后进行了多次战斗。
围攻横市名声大振
乌牛山,位于今偕乐桥镇与资福乡交界处一带,游击队员们以这一带为据点,并出没于温冲、天井冲和滩山铺等地开展武装斗争。由于游击队不侵犯群众利益,受到当地群众和一些开明士绅的欢迎和支持。
此时,在雪峰山区出现了一支反抗国民党的武装,头领叫符鹏,益阳人。1930年8月,游击队与符取得联系,决定联合攻打横市望北镇团防局。当月下旬,两支队伍近百人同时到达横市郊外。
汇合后,他们召开了战前动员会,并商议决定由钟杰负责东南面攻击,符鹏指挥西北面战斗。这时横市四周栅门紧闭,驻守的是望北镇铲共义勇队和一部分押运弹药过境的黄材团防队。
此时天色快要大亮,可以看到店铺的门口和窗前都站着敌人,但栅门还不见开。此时,游击战士如果一露头,敌人就会开枪。两队领导人认为,强攻难胜;围而不打,敌人援兵一到,内外夹击,损失更大。经过分析,他们预料前来增援的首先应该是黄材的敌人,因为黄材到横市不过10公里。于是决定由钟杰带领30余人,埋伏在横市以西大路两侧,准备阻击援敌。其它散布在东、南、北面的战士则向镇上的敌人打冷枪,并大声喊打喊杀,用虚张声势来迷惑敌人。不出所料,下午一时许,黄材援敌赶来。一进伏击圈,钟杰一声喊“打”,队员们一阵排枪齐发,打得援敌四处乱窜,其队长县团防总局副主任的外甥当场中弹丧命。这一仗,游击队缴获步枪20支、短枪1支。天近黄昏时,队员们撤出阵地,急行20公里才安营扎寨。此时,队员们已经一天一夜粒米未沾,但是大家的情绪仍然十分高涨。有人编着顺口溜念道:“副主任真正行,赔了外甥又折兵;七九步枪汉阳造,光溜溜的子弹呱呱叫!”
围攻横市战斗,敌人大为震惊。县团防总局副主任周震农调兵遣将,进驻横市,对付这两支游击队。
其后,两支游击队进入雪峰山,并收编了另一绿林头目蔡俄。从此,以雪峰山为根据地的红二师声威大振,一些革命流亡者陆续前来投奔。
扦担坳战役损失惨重
红二师成立之初,由于领导人缺乏游击战争经验,集中兵力同敌人打硬仗,一开始就吃了大亏。某日,在靠近安化边境的扦担坳山中,被兵力占优势的宁乡和安化团防所包围。扦担坳东西端突出,北面是悬崖峭壁,南面地势却很平坦。据此地势,师部决定,1930年10月的一天,发起扦担坳战斗,南面由一团负责,东西两面由二、三团负责,北面仅派少数兵力警戒;并将师部16支短枪和30多枚手榴弹,分配到各团,以加强火力。战斗自清晨打响,一直延续到晚上,击退敌人多次进攻,敌人被打死10人,游击队方面牺牲2人。
白天虽然取得胜利,但是敌人没有撤退,而是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合围。师部认为死守山中,是坐以待毙。因此决定从西南角突围。队伍从密林中溜出,一个接一个地摸着脚后跟匍匐前进。出了扦担坳,进入一条狭长山谷。两边山上的敌人开枪射击,大家只好沿着山谷两侧向前冲,拂晓冲出包围圈。清点人数,一团只剩下三条半枪(一条已坏,算半条),二团全部未来,三团仅存一半。师部召开临时紧急会议,符鹏力主化整为零,他仍旧回雪峰山与敌周旋,钟杰重返乌牛山一带活动。众人没有异议,当即分头行动。
二打石潭乡团防局
严岳乔和钟杰虽在扦担坳遭到惨败,但并没有气馁,他们化装回到东湖塘,寻找失散的同志,并决定再去石潭乡团防局夺枪。该局自第一次被打后,武器弹药迅速得到补充,防御也加强了,强迫群众五家一联,十家一保。组织守望队,设卡放哨,盘查行人。一旦有事,就鸣锣为警。同时,把铲共义勇队分驻三处:一个班驻局内,另两个班分别驻扎大地主杨戬云和杨章锟家中,形成三角之势,首尾相应。
此时,游击队得到据潜伏在团防局的钟高策等报告,驻在地主家的两个班毫无戒备,随时可歼灭;驻在局里的,警戒较严,进攻时,可能发生战斗。于是钟杰决定,三处同时下手,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每处安排15名战士,打局内之敌,配备三支长枪、两支短枪;打杨戬云家的,配备一支短枪;至于杨章锟家的,则用梭镖、短棍对付。
一切准备就绪后,1930年11月下旬的一天,各路游击战士秘密分赴石潭乡。黄昏以后,各路战士到到达该局附近,敌人正吹哨吃饭。钟杰认为这是难得的机遇,便下令进攻。首先缴了门卫的械,接着冲进敌兵卧室,取了枪械,然后奔入食堂,钟杰喊声:“去操场集合!”敌人知道不妙,跪地求饶。钟杰对他们进行教育后,各发银洋五元,打发回家。为了保证攻打其他两处战士的安全,暂把他们锁在局里的拘留所。
攻打杨章锟家的战士,翻墙进入时,敌人正在赌博。战士们叫声:“不许动!”敌兵便举手投降,交出枪支。随后,队员们责令杨章锟发给敌兵各四元银洋,作遣散费。也将敌兵关押一间房里。
驻在杨戬云家的敌兵,当晚抓赌外归,游击战士打入时,杨便奔后山鸣锣报警,附近守望队呐喊相应,聚围游击队。幸好蛇头蛇尾已斩,两处战士赶来增援,驱散了守望队,捉了杨戬云。队员们知道他家藏有枪支,令他交出,他竟然拒绝,当即将他枪毙了,为民除了一害。战斗结束,立马奔往20公里外的天井冲宿营。
歼敌滴水崖
红二师再打石潭乡团防局后,仍以乌牛山为据点,于油麻田、大石魁(今资福乡境内)、粟溪(今双凫铺镇境内)、天井冲和竹田一带游击作战。为吸取过去的教训,游击队不再硬拼,而是同敌人进行捉迷藏式的战斗。
1930年12月上旬的一天,钟杰等人故意在益阳刘家巷子露面,然后马上返回乌牛山的滴水崖,还以少数兵力半隐半现,引诱被称之为“野狐狸”驻扎在天井冲的县团防总局常备军第四中队上钩,以便歼灭它。“野狐狸”发现游击队后,欲会同铲共义勇队前来进剿。
滴水崖中间有一条山脊,两边各有一条三四公里长的狭谷。因为地势特殊,在这边狭谷打枪,那边狭谷听不到声响,是个打伏击战的好地方。一天下午,游击队把“野狐狸”引到北面谷口后,铲共义勇队却在南面谷口虚张声势。钟杰以少数兵力监视铲共义勇队,其余大部分兵力埋伏于北面谷口两边。
当“野狐狸”逼近谷口时,一个游击队员的枪不慎走火,“野狐狸”情知有埋伏,掉头便往后撤。游击队立即进攻,由于缺乏经验,加上埋伏在两边的战士配合不好,只打死打伤几名敌兵,缴得步枪7支。北边谷口的游击队战士转到南边谷口,对铲共义勇队形成了包围。由于天色已晚,敌人趁天黑沿着山谷边的小溪逃跑了。等到游击队发觉时,只剩下一个班的敌人了。于是队员们截住并全歼残敌,战斗结束。
奇袭同文镇
1931年春,宁乡县团防总局改称保安大队,吴东成任大队长。4月初,红二师在天井冲的毛家大山,同该大队打了一仗,毙伤敌人数人。吴东成恼羞成怒,企图把红二师围歼于毛家大山。红二师在山上挖战壕,设障碍,装出准备恶战的样子。但是到了4月18日晚上,严岳乔、钟杰却带领队伍悄悄溜下山,急行20余公里,到了流沙河的庄家冲,准备进攻同文镇团防局。
同文镇团防局设在流沙河镇上,局内有一幢三层楼的文昌阁。阁顶的瞭望台,可以看到周围数里的动静。镇南北两端建有石栅门。队员们经过仔细侦查,认为只有利用黑夜,才好攻打。
19日凌晨4时许,红二师官兵悄悄地包围了该镇,只等栅门一开,就冲进去。可是等到东方发白,栅门还未开,埋伏在周围的战士,眼看就要暴露。钟杰急中生智,马上带四个化装成捉赌归来的团兵,走到南端叫门,一个管栅门的老头瞅了一眼,开了栅门。指战员一涌而入,冲进局内。敌人虽然有抵抗,但是很快被解决了。这一仗毙敌5人,缴获步枪24支、短枪4支。战斗结束后,游击队在镇上驻扎一天,大张旗鼓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直到20日清晨,红二师队伍才晃晃荡荡地离开该镇。
受挫社山坪
红二师离开流沙河后,当日下午开到了老粮仓斜对面的社山坪(今悔此坳附近),驻扎在王家大屋。因在行军中遇到滂沱大雨,指战员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一进屋,大家只顾烧火烤衣服。加之,由于战斗连续取得胜利,产生了轻敌思想,放松了警戒。第二天快近中午,队员们突然在村子附近发现了荷枪实弹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飞平整理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