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市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备耕生产早行动 不误农时不负春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向 编辑:石宪 2025-02-28 15:45:01
—分享—

微信截图_20250228154347.png

在东湖塘镇麻山村,一名工人正驾驶着旋耕机进行土地深松作业,为3000多亩早稻集中育秧做准备。李向 摄

春意渐浓,农时催人。

放眼楚沩大地,各乡镇(街道)抢抓农时着力打好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调试农机、培育春苗、储备农资、传授技术……全力确保“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开门稳”,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预示着春耕时节的到来,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即将铺展开来。

农机体检“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农机检修是保证春耕春播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

2月25日,记者走进回龙铺镇宁乡瑞兴农机服务合作社,看到该合作社负责人李世豪正忙着对一台台“冬眠”已久的农机进行“体检”。

更换机油、润滑清洗、调试设备……每一个环节李世豪都一丝不苟。

据了解,李世豪专业种粮已经10年,他和妻子王映红在承包的700余亩稻田里辛勤耕耘“新生活”,每年收获颇丰。宁乡瑞兴农机服务合作社现拥有插秧机、收割机、旋耕机、植保施肥机、烘干机等设备30余台(套),除了保障自家承包的稻田外,每年还为当地其他种粮大户提供翻耕、育秧、抛插、收割、烘干“一条龙”服务,服务面积超过了3000亩。

“春耕生产,农机先行。我们合作社的农机已经全部检修完毕,随时可以投入春耕生产。”李世豪信心满满地说。

蔬菜育苗“忙”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也是重要民生工程。

在花明楼镇宁乡市苗美家庭农场的育苗大棚内,一排排育苗盘整齐排列,绿油油的辣椒秧苗在苗床上铺展开来,焕发出勃勃生机。苦瓜、丝瓜、茄子等蔬菜苗刚发芽出叶,娇嫩欲滴。工人往来穿梭,在温暖的大棚里忙着装盘、压穴、机械播种、刮盘等工作,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培育了10余个品种的辣椒苗,6个品种的茄子苗,还有西红柿、苦瓜、白丝瓜等其他品种,每天有20多名工人在我们农场做工。考虑到运输等因素,我们的秧苗主要销住本地及周边县市,覆盖周边200公里的范围。”宁乡市苗美家庭农场负责人陶朝阳告诉记者,出苗是育苗的第一步,科学管护是成苗的关键。这段时间,他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通过增温、补光等科学管理措施,实现提高种苗成活率、缩短培育周期和提升种苗质量的目的。

在坝塘镇宁乡鸿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菜苔、白菜苔、冬苋菜等蔬菜采收已接近尾声,来自贵州的韦广平正在地里摘菜,50多个大棚在他的周围整齐排列。据韦广平介绍,眼下这批蔬菜采收结束后,公司会马上进行土地翻耕,栽种其他品种的时令蔬菜。

“公司种植了10多个品种的蔬菜,规模达到240余亩,其中60亩是大棚种植,180亩露天种植,每年人工工资总支出超过110万元,2024年蔬菜产出530多吨,总产值达到320多万元。”宁乡鸿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艳告诉记者。

育秧准备“足”

做好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农作物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

在东湖塘镇麻山村宁乡鑫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大棚内,一名工人正驾驶着旋耕机来回穿梭,进行土地深松作业。这里即将成为该镇3000多亩早稻秧苗的集中育秧地。

不远处的育秧车间里,标准化秧盘、有机肥、粉碎的黄土等物资堆积如山,几位工人正忙着混合底土肥,检查调试播种机。届时,铲车将按一定比例混合好的育秧底土倒入输送带,通过自动化机器输送至播种机,在生产原料输送系统的精准操作下,秧盘、覆土、稻种等一系列播种流程高效完成。标准化秧盘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推出,为移栽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我们合作社有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烘干机等设备30余台(套),保障我们在宁乡东南片区承包的6000多亩稻田翻耕、育秧、抛插、收割、烘干‘全链条’作业。”宁乡鑫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伯红介绍。

记者还在花明楼镇宁乡辣美椒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育秧大棚里辣椒等蔬菜采摘已接近尾声,其中几个大棚里已经完成了土地深松作业,不久后,这里也将摇身一变成为集中育秧大棚,为当地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春耕生产,农资先行。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等部门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持续加强对农资库存、销售和市场价格情况的动态监测,积极调运储备,优化货源结构,严把进货质量关,确保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充足,让农民随时买到放心农资,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向

编辑:石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