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道林镇: 干群同心战旱情 “三长”合力保民生

来源:智慧宁乡 编辑:石宪 2025-09-16 16:15:09
—分享—

近段时间,道林镇持续高温少雨,在全镇范围内引发不同程度的旱情,农业生产用水和群众生活用水面临严峻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道林镇实行联村领导包村、镇干部包网格、村组干部包片组、邻长包户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发挥“三长”合力,形成全镇上下“一盘棋”的防汛抗旱格局。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从“挖掘”水源、畅通水道到调剂水资源,以群众和谐用水为目标,组织开展引水灌溉系列工作,带领广大村民一同投入抗旱保收攻坚行动。

wechat_2025-09-16_161348_850.png

挖掘水源,科学调配促双赢

为保障农业生产的“生命线”,镇村上下一心想方设法挖掘各类水源。石金村网格干部欧海军在走访中发现,种粮大户王跃光与鱼塘主蒋铁军因农田灌溉与渔业养殖产生用水纠纷。面对矛盾,他深入沟通,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并积极联动协调,创新性地提出了“干塘低价售鱼、种粮大户补差价”的解决方案,成功化解了双方矛盾。受此启发,鑫星村主动对接商超打通塘鱼销路,不仅帮助塘主解决了销售难题、弥补了价格损失,也保障了种粮大户的灌溉用水,实现了“一举多得、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靳水村片长黄俊作为村里的农业大户,今年种植晚稻100余亩,在普遍干旱的情况下,他带头服从全镇用水调度,并动员本村群众,优先保障韶山灌区六支渠尾端机埠上水,确保了河东新村10余个村民小组的灌溉水源。

针对道林社区部分农田因渠道覆盖不到而面临干旱威胁的难题,在自来水、洒水车等常规方案均告无效的情况下,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动作为,联动道林自然资源所,并动员附近居民,通过从水井、水塘临时抽水灌溉,成功保住了仕油塘组、东风组200余亩水稻,避免了绝收风险。

wechat_2025-09-16_161411_042.png

畅通水道,调剂资源提效能

在积极挖掘水源的基础上,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灌溉农田,仍是一道难题。

从韶灌支渠引来宝贵的水源后,全镇统筹调度,确保水资源被送到“救命”的区域,严防水资源浪费。道林社区发动“三长”和志愿者近50人,在支渠旁守水护水,让渠道末梢的农田也能“解渴”。河东新村采取分段灌溉的方式,排定了引水灌溉时间表,沿线的组长和种田大户自觉遵守。

为改善渠道里淤泥杂草堵塞这一状况,河东新村党总支书记、片长蒋丙洪组织50余名村民分组清淤。在全镇“三长”带动下,道林镇目前已清理灌溉渠道10余公里。此外,水泵抽水灌溉也是重要举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协调,从市水利局借调29台水泵,保障大户灌溉需求。

全镇广大“三长”还有针对性地宣传抗旱电表安装政策,通过“三长”的“喇叭”传声,将好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在供电所的大力支持下,自抗旱工作开展以来,全镇已为近300户农户安装了抗旱电表,不仅有效的满足了农户的灌溉用电需求,更从源头上杜绝了私拉乱接现象,消除了重大用电安全隐患。

化解纠纷,团结一心共抗旱

面对减产绝收风险,农户间的用水纠纷时有发生,“三长”发挥“纽带”联心的作用,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老蒋家的田已经干出裂缝了,你让他先抽水,等会儿您听我通知,再来抽水!”“养鱼要紧,水稻灌溉也重要,您定个时间段,让他先放点水……”石金村先锋组彭泽希、新屋二组蒋胜春、上老屋组蒋伏明等组长都当起了和事佬,劝说邻里,共渡难关。

当抽水机埠出现故障,金华村邻长许冬红主动请缨,迅速抢修,确保抗旱设备正常运转,展现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抗旱精神。

秋阳似火,当前的抗旱形势依然严峻,道林镇将继续凝心聚力,多管齐下,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抗旱保收工作,坚决打赢这场抗旱攻坚战,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与“钱袋子”。


来源:智慧宁乡

编辑:石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