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市沩山乡社工站:精准聚集需求,深化“爱心宁乡”帮扶实践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醉 2025-08-25 10:26:16
—分享—

红网时刻讯(通讯员 鲁应龙 姜兰 曾艳红)“感谢你们,为我的孩子、我的家庭带来了希望……”近日,宁乡市沩山乡社工站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在走访脑瘫青少年小H家时,其父亲嘴里不停地表达内心的感激。

1.jpg

在“爱心宁乡 宁心向暖”与“连心桥”项目框架下,沩山乡社工站精准帮扶年仅16岁的脑瘫青少年小H。小H与智力三级残疾母亲同住,父亲务工在外,家庭经济困难且对残疾鉴定存在认知误区。对此,社工人员5次上门,运用生态系统与认知行为理论,纠正父亲非理性观念,协助完成残疾鉴定,成功申请低保与重残补贴合计1172元,确保他们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社工站联动残联、村委会及志愿者构建社会支持网络,鼓励父亲就近就业以增加家庭陪伴……通过系列帮扶举措,缓解了小H家庭经济压力,搭建了长效支持体系,生动践行了“政策+爱心”精准救助模式。

今年以来,沩山乡社工站在市民政局及沩山乡党委、政府统筹指导下,紧扣省民政厅“湘当有爱·四季同行”社工站主题服务要求,以“爱心宁乡”帮扶工程为核心指引,深化“连心桥”特殊困难群体关怀项目。聚焦特困供养人员、困境儿童、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实际需求,通过搭建常态化志愿服务平台、融合“政策救助+爱心”模式、激活“五社联动”机制,持续提升服务专业性与覆盖面,切实回应基层民生关切,真正把关怀、快乐送到群众心坎上。

2.jpg

沩山乡社工站坚持“服务常态化、个性化”原则,以需求为导向提供靶向服务。自主开展社区活动5场,服务96人次;协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场,覆盖300余人次;开设“教育小组”1个,开展5节活动,服务困境儿童40人次;完成1个个案服务,成功为脑瘫青少年小H申请低保救助;为社会救助对象、困境老人、残疾人及困境儿童建立档案40余份,入户走访60余户,确保“数据清、服务准”。

以精准识别与建档为前提,夯实“爱心宁乡”帮扶基础。完成60余户社会救助对象、困境老年人、残疾人及困境儿童家庭入户探访;建立个性化服务档案40余份,通过面对面沟通,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生活状况、困难与需求,为“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奠定基础。

紧扣节点与群众关切,打造“爱心宁乡”特色服务品牌。文化赋能,举办“书香盈世界 智慧启未来”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儿童关爱,开展“暖心童行 助梦飞扬”六一慰问、“快乐暑假、安全童行”安全教育活动,护航儿童成长;环境共建,组织“清洁家园迎五一”“党群齐动手 洁净美家园”环境整治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爱心传递,深化“爱心宁乡 宁心向暖”志愿服务品牌,汇聚社会力量帮扶困难群体;协同服务,协助开展大型志愿服务活动2场,惠及群众300余人次。

针对困境儿童情绪管理需求,以社会学习理论为指导,组建“‘再见,情绪小怪兽’儿童情绪管理教育小组”,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分5节系统推进,从“认识情绪”(破冰绘画、情绪家族认知),到“调节技巧”(深呼吸法、情绪急救包制作),再到“策略应用”(情绪红绿灯填色)与“成果巩固”(手册分享、告别仪式);于7月21日至25日开展主题帮扶活动,服务8名困境儿童,累计40人次,有效提升儿童情绪认知与管理能力。

联动高校资源,为“爱心宁乡”服务注入专业力量。与衡阳师范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借助高校“三下乡”活动,引入心理学、教育学、艺术等专业资源;提升服务科学性、创新性,同时增强项目影响力与公信力,吸引更多社会关注。

同时,沩山乡社工站激活“五社联动”中“社会组织”力量,扩大服务覆盖面。与辖区环保志愿者协会、沩山乡巾帼志愿者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及乡残联联动;共同推进民生服务项目,提升服务实效性,形成“多方协同、共促帮扶”的良好格局。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醉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