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讯(通讯员 青锴)入夏以来,高温天气持续,群众涉水活动增多,溺水风险加大。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安全,黄水局立足职责,周密部署,多措并举扎实开展防溺水工作,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强化宣传,提升安全意识。防溺水安全教育是预防群众溺水事故的首要屏障。黄水局积极推动防溺水教育宣传,在重点水域设置防溺水安全警示牌和以漫画图解结合文字说明形式的急救流程牌,并在周边关键位置增设大量防溺水宣传标语。同时,依托布设的固定广播系统,每日定时循环播放防溺水警示语和劝诫群众切勿下水游泳的安全提示,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完善物防,配齐救援设施。在黄水局所管辖的水库、水闸、平交道等79处重点水域,以及总长80公里、按500米间距预设点位的渠道沿线,规范设置清晰易懂的防溺水安全警示牌。同时,在关键点位科学配备并安插“一杆一圈一绳”(救生竿、带绳救生圈、救生绳)及救生衣等标准化救援器材。确保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能迅速利用器材实施有效救助,提升救援效率与安全性,最大限度减少溺亡风险。
加强监管,加密巡查频次。黄水局针对溺水事件易发部位、多发时段加大监管力度。一是增加巡查人员力量和巡查频次,对重点水域进行全天候、网格化巡查值守;二是对事故易发时段(如下午、傍晚)和危险区域(如消力池、泄洪口附近)实行专人定点看护,确保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有人管、管到位;三是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等技防手段,在管辖水域关键风险点位共有194处监控探头,基本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做到监管无死角、无盲区。今年入夏以来已通过视频巡查及时发现并成功劝导、阻止危险下水行为超300起。
协同联动,强化属地合作。针对夏季学生放假和高温天气游泳人数增多的特点,黄水局积极与水库、闸坝周边的乡镇、社区进行工作对接,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双方明确责任分工,共享水域风险点信息,共同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管理。乡镇、社区利用其贴近基层的优势,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参与日常巡查和宣传劝导;黄水局为乡镇、社区提供经济支持,同时共享水域风险点等关键信息。通过紧密合作,形成了信息互通、力量互补、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效延伸了防溺水工作的触角,提升了整体防护效能。
来源:智慧宁乡
编辑:石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