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十四五”民生答卷·就业篇 交出就业优异答卷 绘就幸福宁乡底色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石宪 2025-07-04 16:22:11
—分享—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从校园招聘到乡村车间,从技能培训到创业扶持,宁乡的就业故事写满了奋斗者的笑脸和城市的温情。“十四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做好“就近就好业”文章,聚焦拓渠道、加岗位、提技能抓实稳就业工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87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671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36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100%动态清零,交出了一份既有温度又有厚度的就业优异答卷,人民群众获得感全面增强,为幸福宁乡增添了厚重底色。

21c11323-e0d6-459f-9e79-4b4aa03afb9a.jpg

“十四五”期间全市举办现场招聘会620场,有力促进了就业。龚再蓉 摄

拓渠道,就业途径有效拓展

“既能照顾好家里,又有合适的工作,这样安排真好。”今年2月6日,宁乡蛇年新春首场“春风行动”招聘会上,家住宁乡城区的李女士开心地找到了一份家门口的工作。当天的现场招聘会,吸引8000多人入场求职,108家企业进场招人,1455名求职者当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氛围十分火热。同步开展直播带岗活动,邀请4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到直播间介绍企业发展情况与岗位需求,进直播间浏览人数达2万余人。

以“就近就好业”为根本目标,我市不断深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积极探索新业态形势下服务群众需求的就业服务模式,努力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开展直播带岗,网上发布岗位信息、投递求职简历等举措,线上招聘就业让广大求职者便捷地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春风行动”、春秋季校招、送岗下乡、“逢五逢十”等现场招聘会的常态化举办,全面畅通就业“供需桥”,成功打造宁乡特色品牌。“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组织举办现场招聘会620场,3.8万余名求职者当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我市春秋季校招持续开展。市人社局用心做好岗位需求收集、高校联络对接、校园宣传发动、现场设计布置、活动组织指导、食宿交通安排等工作,以全程精心精准服务组织我市企业组团到高校进行现场招聘。“十四五”期间,累计组织559家企业到76所省内外高校进行现场招聘,10668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为产业发展引进了大量青年人才,有力促进了大学毕业生就业。

与此同时,系列创新举措取得可喜成效。“共享用工”,通过不同企业生产旺、淡季的用工互补,实现了相关员工的稳定就业;“宝妈用工”,通过灵活岗位,实现了家庭与工作的平衡,促进了就业;“零工市场”和“夜市招聘”,为求职者构建了更宽阔的就业平台。

为宁乡市驻粤港澳大湾区劳务协作站授牌,是我市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该劳务协作站,是粤港澳大湾区与宁乡之间的一个全新交流平台,为宁乡市民就业增添了新渠道。像这样,我市坚持推动区域劳务协作工作,到目前已与双峰、安化等10多个县(市、区)建立劳务协作关系。“十四五”期间,累计开展劳务协作招聘会18场,使7375人实现就业。

加岗位,就业机会持续增加

从芯片工程师转型“乡村造梦师”的陈彩华,返乡创办“小森林庄园”,带动100多户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95后创业者朱帆凭借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将文创品牌“宁造物”推向国际市场,带动30多名青年就业;“新农人”杨昕扎根农村三年多,把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得有模有样,农忙季节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个。

上述事例,正是我市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生动实践。“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亿余元,直接扶持创业159人次,带动就业3901人次;建成各级孵化基地8个,入驻实体408家,带动就业5086人次;举办创业培训359期,培训学员1.2万余人次,帮助众多创业者从“小白”变身“行家里手”,在推进自身创业的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随着系列务实举措落实到位,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全面彰显。

从《宁乡市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二十条举措》到《宁乡市关于支持大学生创业“金种子沃土计划”二十条措施》(简称“二十条”),我市在稳就业支持创业屡出政策实招。“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发放稳岗补贴6718.89万元,惠及企业9591家次;发放扩岗补助565.5万元,支持企业新增用工3770人次。“二十条”更是将我市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推上了一个全新高度,聚焦资金、科技、安居三大维度,推出八大扶持政策,以“股东式”全程服务为核心,构建覆盖政策扶持、科技赋能、能力培育、生态营造的全链条创业扶持体系,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资金,全力打造全国县域大学生创新创业新高地。此举,正在催生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我市切实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就业帮扶基地、就业帮扶车间等就业载体建设,就业机会持续增加。目前,全市有就业见习基地25家,就业帮扶基地14家,就业帮扶车间62家。“十四五”期间,这些就业载体吸纳就业见习人员2370人、实现脱贫人口就业6521人。

提技能,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技能是就业的“敲门砖”,是幸福的“垫脚石”。我市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着力提升就业技能,让更多劳动者端稳“技能碗”,吃上“技术饭”,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在就业技能培训方面,我市坚持量与质并重,通过健全完善监管方式手段,严格审查办学许可、办学场地,严格培训设施设备及师资条件,每日对各培训机构到课率、现场检查督查情况、视频监控情况排名通报,根据开班审批程序、到课率、合格率、培训真实性等进行评价计分、综合排名,计分排名情况作为培训机构申请办班、申报补贴重要依据。推行“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模式,坚持培训工种向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及紧缺急需工种倾斜,大力推行“订单培养、定向输送”培训模式,有效提高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实现了招工与培训的有机结合、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十四五”期间,全市举办职业技能培训1071期,培训劳动者5.8万余人次,技能培训真正成为高质量就业的“助推器”。

“很高兴能获得这个奖,感谢政府对于技能人才的重视,我会继续钻研技术,争取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宁乡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现场,获奖选手廖小林如是说。“十四五”期间,我市成功组织举办两届职业技能大赛,吸引近600名选手参与角逐。其中,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设模具钳工、电工、焊接、数控车、数控铣、制冷与空调等6个竞赛项目。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设置焊接、制冷与空调、装配钳工、电工、烹饪、餐厅服务等6个竞赛项目的同时,现场同步进行了沩山擂茶、沙田包子、宁乡剪纸、糖画、制香等9项绝技绝活展示。

通过两届职业技能大赛,我市推选122名选手参加长沙市第一、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获金银铜牌18枚、优胜奖38个;推选6名选手参加省赛,获银牌2枚、铜牌1枚、优胜奖3个。通过举办、参加各届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广大劳动者学习技能、投身技能、提升技能的积极性得以深度激发,有力推动全市就业质量向新台阶迈进。

从产业园区的机器轰鸣到培训教室的灯火通明,从就业帮扶车间的忙碌身影到创业孵化基地的创意火花,宁乡就业有政策的力量,有市场的活力,更有劳动者的奋斗。站在新起点,宁乡将继续以就业为笔,以幸福为底色,书写更多“劳有所得、业有所成”的精彩篇章,让广大劳动者在这片热土上安居乐业,畅享高质量就业的时代红利,为建设“工业强市、幸福宁乡”提供更加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撑。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石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