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就开始思考培养一个爱好,为今后的退休生活做准备。爱人建议我学习吹口琴,说既可以锻炼肺活量,又容易上手,不致让我半途而废。于是我买了一把口琴,开始在家里捣鼓,不久就能吹奏几首简单的乐曲,心里乐开了花。
我在网上买了本《口琴学习教程》,开始对照书本学。可能我读大学时学过吹口琴,有一点基础,再次捡起来学习并不难。没多久,就把教程上的四十首歌曲学吹了一遍,感觉渐入佳境。有时家里来了客人,我主动献奏一曲,听到客人的赞美之辞,我更是信心倍增。
没过多久,我觉得老吹口琴没意思,心里开始蠢蠢欲动。我买了一根电吹管,向更高的目标冲刺。在网上搜索了大量吹奏电吹管的基本知识,潜心琢磨这门现代乐器。电吹管比口琴难学,但能够发出不同乐器的声音,趣味性很强。我从最简单的《两只老虎》学起,练个不停,有时连续四五个小时反复吹同一首歌。我发现吹奏自己熟悉的歌曲更能找到感觉,就网购了一本《经典老歌300首》,对照歌本一首接一首吹。爱人听到她熟悉的歌曲,偶尔跟着哼几句,让我觉得自己吹出来的一定是天籁之音悠扬悦耳。
一个偶然机会,一位吹萨克斯的朋友告诉我,学习萨克斯更“有味”,更锻炼肺活量。自信心爆棚的我立马从乐器店选购了一把闪闪发光的萨克斯,准备继续我的音乐之旅。
中秋节那天,女儿从深圳回家休假,许久没见女儿的我决定好好展示一下为父的“音乐才华”。我每天用电吹管吹奏她熟悉的歌曲,以引起她的音乐共鸣。有时我一边天马行空地吹着,一边暗中观察她的反应。
几天后的清晨,我正在吹奏最拿手的《大中华》,女儿睡眼蒙眬走过来,“吹的什么调子,是不是《大中华》?跑调也太厉害了。”我惊愕!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我知道她的评价一定是中肯的,她从小学习乐器,这方面远比我内行,她说我跑调我应该真的跑调了。
为了验证效果,我录下一首自己吹奏的歌曲来听。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听起来简直让人想哭,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效果,不仅音阶不准,而且节奏不合。我又录下最得意的口琴吹奏曲《北国之春》来听,效果同样一塌糊涂。
我意识到学乐器没有捷径,以前的吹奏方法不正确,不能跟着感觉走,必须跟着节拍吹,才能不跑调。我的学习又回到了原点,开始对着手机音乐慢慢吹奏,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吹奏技巧,反复琢磨。我再也没有以前那种一天吹奏上百首不同歌曲的豪气了,经常关起门窗,一首歌一练就是好几天。
现在,我的吹奏水平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还没有一首完全满意的作品,新买的萨克斯原封不动摆放在客厅角落里。好在我学习乐器的初衷是锻炼身体,这也成了自我安慰的理由。不过,我比任何时候更明白了“忠言逆耳”的道理,如果没有女儿的直言,我可能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了差距,给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我相信只要用正确方法学习,假以时日,我迟早能把这把萨克斯吹得响亮动人。
贺文彪
来源:湖南省宁乡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