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群众发放保护未成年人宣传资料。周晓雨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龙健玲 通讯员 王雪遥
“露露,你怎么一个人在家呢?”
“姐姐,我奶奶出去了,一会回来。”
“那我们一起边玩边等奶奶回来好不好?”
这是资福镇网格干部陪伴留守儿童暖心的一幕。该镇坚持以党建引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用情用力提升未成年人关爱服务。长期以来,该镇聚焦特殊群体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聚力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守护伞”。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构筑“强阵地”
留守儿童露露就读于资福小学,其父母在外务工,平日她跟着爷爷奶奶一同生活。在农村,这样的情况相当普遍。
年初以来,资福镇145名网格干部按照摸排制定的《资福镇重点人员、场所及监管责任人明细表》开展未成年保护工作大走访行动。表格涵盖需重点关注的未成年人的情况类别、具体问题描述、帮教老师、帮扶干部、帮扶邻长(志愿者)等信息,全面具体,一目了然。
在寒假期间,网格干部利用未成年人在家休息的契机进行走访,更加直观地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倾听他们在成长中的烦恼,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资福镇制定了《资福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成立资福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职能,压实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细化责任,条分缕析,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格局。该镇全面摸排镇域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单亲家庭、离异(丧偶)再婚家庭未成年人等重点对象底数,建立台账,并实行动态更新。依托“全市一张网”及党员“三亮三比”行动推进“三长制”工作组织架构,打造优秀网格服务团队,充分发挥“三长制”人员及网格员的“吹哨”作用,对摸排出来的重点对象开展动态关护,落实未成年人“三帮一”(老师帮教、干部帮扶、邻长帮助)举措。相关人员通过帮扶结对,定期走访,倾听诉求,收集问题,携手共建全覆盖保护网。
搭建多元关爱体系
撑好“守护伞”
资福镇多举措推进“利剑护蕾·雷霆行动”“保护未成年人”专项行动,全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今年年初,资福镇综治办牵头组织社会事务办、应急办、派出所对全镇旅馆、民宿、KTV、培训学校、超市、卫生院等14处重点场所进行走访排查,在8个村(社区),249个村民小组及23个村卫生室,4所学校张贴《关于依法严惩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通告》,为广大师生营造干净整洁、健康安全、畅通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组织干部职工、部门单位、重点企业负责人、学校教师等签订“利剑护蕾·雷霆行动”承诺书共计235份,充分提升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履职主动性。
资福镇妇联加强对困难、留守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各村(社区)妇联执委及儿童主任充分做好困难儿童结对帮扶工作,利用“家风家教月”“情满六一 与爱童行”“出手吧姐姐”公益募捐等活动契机,加强教育引导及帮扶慰问,致力于为困境未成年人解决一定实际困难。
“奖优帮困是职责,也是美德。去年我们结对帮扶了108个困难学子,倡导爱心人士捐募注资18.5万余元,资助奖励中小学生125人。”资福镇离退休党总支书记刘曙光说。为激励学子奋发进取,营造重教善教、勤学乐学的良好风尚,资福镇红旗村成立青少年爱心协会,清泉河村设立教育基金。资福镇清泉河村党总支书记刘华介绍,“我们将基金的一部分拿出来奖励当年考学的优秀学子,一部分用于寒假走访慰问家境困难学子,其他的作为教育基金储备,用于持续支持家境困难的学子。”
融汇各方宣传力量
织密“安全网”
资福镇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校园,集中对资福中小学、万宝山小学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课,围绕法治宣讲、禁毒安全、防溺水知识等内容进行宣讲,树牢未成年人的法律观念和社会意识,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护自救能力。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村(社区),设点进行集中宣传,结合实际发生的社会案例,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家长及未成年人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内容,详细讲解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如何远离不良信息等知识,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增强家长履行监护主体责任意识,活动共计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家庭,片组邻“三长”根据宣传清单就未成年人保护知识进行联户宣讲。春节前,资福镇网格干部、片组邻“三长”入户将印有未成年人保护、用火用电安全等知识的年画日历送往群众家中。一季度“三亮三比”入户走访中,网格干部、片组邻“三长”共计向145个网格,10816户居民发放《守护祖国的未来 托起明天的太阳》宣传折页,各村(社区)村村响每日3次定时广播未成年人保护知识,全镇宣传氛围浓厚。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接下来,资福镇将继续探索“党建+未成年人保护”的党群服务新模式,加强党的建设、党员教育与工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行为育人的作用,高质量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各项工作,当好辖区未成年人的“护航员”。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