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办好民生实事 夯实幸福底色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2023-01-04 16:53:17
—分享—

健身、运动设施让群众乐开颜。

新增停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

□文/图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新明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2022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导向,在全民健身点、室外运动场、停车位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服务保障等民生实事项目上精准发力,切实把民生难点变成增强群众获得感的支点,一项又一项民生实事提前“交卷”。截至11月底,2022年省、长沙市考核我市的民生实事15个项目30个指标均已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超额完成全民健身点,拓宽群众幸福“半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坚持“体育是民生、体育是精神、体育是文化、体育是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激发体育事业创新动力与发展活力,全面促进宁乡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日,记者在双凫铺镇双明村全民健身点看到,乒乓球场上,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酣畅淋漓;羽毛球场上,双方激情飞扬,一招一式间把进攻和防守展现得淋漓尽致;篮球场上,球员活力四射,不时有传接配合、定点跳投等精彩瞬间;健身器材点,大家悠闲地操作着各种健身器材……

双明村党总支书记傅正军介绍,2022年3月份,双明村打造了双明同心广场,投资80多万元,现在每天到广场来健身的村民将近两百人次,双凫铺镇的篮球赛也是在双明同心广场篮球场举行的,当时观众都来了上千人,双明村获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接下来,村上还将打造一个同样的全民健身广场,继续服务于老百姓。

市文旅广体局体育科副科长杨文兵介绍,今年我市的室外运动场和全民健身点民生实事项目目标任务分别是30处和80处,到2022年的11月份,我市的室外运动场和全民健身点已经全部超额完成,年底还将继续采购一批体育器材,配发到乡镇、村(社区),预计到年底全民健身点的数量达到200处左右。通过这几年的体育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我市全民健身点非常地丰富,已基本建成“农村30分钟、城区15分钟”健身圈,目前宁乡的人均体育面积达到了2.95平方米,有效满足了群众的健身需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充分提升。

新增停车位18880个,停车难有效缓解

“现在这个地方建了这么多停车位,我们来亮月湖停车也方便,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大家都非常高兴。”近日,记者在亮月湖公园旁的停车场采访时,正在停车的市民杨先生等指着新建的停车场,高兴地说道。

宁乡城发集团开元公司经理余海滨介绍,亮月湖停车场是由宁乡城发集团开元公司于2022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停车场共有378个停车位,配备了充电桩,不仅解决了周边市民的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同时还引进了碳中和的案例,伴随着人、车、公园与自然共存的理念,开元公司计划在停车场建设自动洗车光伏充电、汽车影院等,并结合公园内环湖跑道,绿色出行自动累计到平台个人碳积分账户,兑换停车、洗车、充电等优惠券或抵扣券。

市静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我市按照省、长沙市民生实事办要求,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确保重大民生实事落地、落实,缓解城区日益突出的停车设施供需矛盾,实现机动车有位、有序停放。2022年年初,我市计划在宁乡经开区、宁乡高新区、玉潭街道、城郊街道、白马桥街道、历经铺街道范围内,完成重点区域治理1处,完成主城区接入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的停车场数量不低于95%,新增停车场24座,新增停车泊位16300个。

在市静态办的统筹协调下,2022年1月至3月,各街道及相关单位对区域内停车情况进行详细摸排,深入分析所属区域“停车难”原因,全面排查本地区重点拥堵地区,列入“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单位和目标要求,制定行动计划详细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实施;2022年3月至6月,各辖区配建停车设施、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道路停车泊位基本覆盖,重点区域“停车难”基本缓解,智慧停车管理全面实施;2022年6月至11月,动态更新停车难治理停车乱行动方案“任务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现场推进会、推广经验等措施,加大攻坚力度,落实和完善措施,整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我市已完成重难点区域治理1个,完成率100%,智慧停车(易停车平台)停车场数据接入已完成100%;完成新建停车场31座,完成率129.2%,泊位18880个,完成率115.8%,有效扩充了城市停车资源,为群众大大减少了停车烦恼,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做实做细养老问题,提升老年生活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高度老龄化的今天,养老问题成为了老百姓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如何服务好老年人,全面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我市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生活圈”更温馨。我市致力于构建便捷高效的居家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加码,实现老年人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2022年,我市完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共6家,已累计建设23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了棋牌室、手工室、书画室、休闲室、医疗室等多个功能室,在这里,老年居民不仅可以娱乐、健身、交友,还可以获得中心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

“我们现在基本上一有空就来,大家一起打打麻将、下下棋,还有医生会给我们做健康监测,服务很好的,工作人员也会经常举办一些活动,比如端午节组织大家一起包粽子、妇女节做做手工花什么的,日子过得很充实,我们老年朋友都喜欢来这里……”沩丰社区的李阿姨正和自己的老朋友在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并接连称赞。

护理型养老模式让“老人家”更安心。2022年,我市着力发展护理型养老,在各乡镇敬老院新增护理型床位共计230张。主要是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既有基本的生活照护功能,还有医疗护理功能,老人不仅能够享受到吃饭、卫生清洁等生活照料,还能得到鼻饲、注射等临床护理,并且具有防止坠床、跌倒和一键呼叫等安全措施功能。小小一张床,托起的是老年人稳稳的“安全感”。

敬老院中的“小改造”,承载着的是老人们的“大幸福”。可以看到的是,在房内、屋外、楼梯各处安装了明亮的扶手,卫生间中的助力扶手、折叠凳等等,这一个个小细节,切实提升了老年人行动的安全性、便利性。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每一位老人最简单、朴素的心愿。宁乡市依托“民生实事”项目,聚焦老年人群体,做好为老服务,给老年人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市将继续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用心用力做好民生实事项目的全方位保障,倾心倾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继续书写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答卷。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