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许源峰 通讯员 王心羽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辈子平平凡凡,没有为社会做过大的贡献。我这视力年轻时能达到飞行员标准,死后就捐献角膜,让他人重见光明。”近日,煤炭坝镇60岁的赵为因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他的妻儿忍着悲痛,在宁乡市红十字会的见证下,捐献了他的眼角膜和遗体,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心愿。
说起赵为,认识他的人们总是用最为简朴的语言称赞:“他是一个正直、无私,多才多艺的好人。”
无私捐献,生命最后也要彰显党员光辉。2022年6月,赵为反复出现腹痛腹胀,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随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他想发挥生命最后的余热,便在10月8日委托儿子联系上宁乡市红十字会,表达了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意愿,并完成了捐献登记。对此,赵为好友有感而发:“苍天有眼行大义,方寸之间见精微。”2022年11月19日,赵为的生命定格在了这一天。
不事张扬,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赵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父亲是一位军转干部,父母均为抗美援朝老兵。出生于军人家庭的他,深受革命精神影响,从小就是热心肠,为人正直。曾任井下钳工、宣传干事、长沙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专职秘书、纪委副书记、长沙矿业职工医院书记等职。在公司中层领导岗位上多年,坚守初心,秉公任直,淡泊名利。其父亲去世时,时任长沙矿业公司组织部长的他,遵循父亲遗愿仅举行简单追悼仪式,未办理丧事、未收取任何一位亲朋好友悼念礼金。
赵为的同事谈治穗评价:“其父去世时,谢绝各单位及个人的人情礼金,我们是几十年的好友,从没看到他们家办过任何酒。今天又把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他的一生无愧于一位共产党员,这种精神,让人感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于赵为同志而言,死亡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尽头爱的延续,是在奉献中升华。他的眼角膜能帮助两到三人重见光明,他的遗体在湘雅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