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市有力推进25个乡镇和245个村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成效可圈可点 乡村振兴多彩画卷绽放楚沩大地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2022-12-19 19:43:44
—分享—

风景秀丽的流沙河集镇楚江风光带。资料图片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鲁应龙 通讯员 胡海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日前,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公布2022年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和案例评选结果,宁乡市自然资源局主导完成的作品——流沙河镇乡村振兴规划获评全省一等奖。据市自然资源局国土规划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彭宏献介绍,近年来,该局紧盯服务城乡发展目标任务,不断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提升乡镇规划、村庄规划水平。在规划引领下,我市夏铎铺、大成桥、流沙河等乡镇和花明楼镇炭子冲村、沙田乡长冲村等村庄脱颖而出,一幅乡村振兴的亮丽画卷徐徐展开。

村庄规划分类和布局规划

串点成线,景区联动,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多彩乡村绽放

走进沙田乡长冲村,绵绵青山、潺潺流水,民居、田舍、树木、河流交相辉映,以“红色”为底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貌,犹如—幅和谐恬静又催人奋进的多彩乡村田园画卷。

长冲村是苏区“五老”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同志的故乡,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何叔衡故居,是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在村庄规划的引领下,长冲村在“红色”核心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更多动人的色彩。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彭海华告诉记者,2019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村庄规划分类和布局规划(2021年-2035年)》,开展25个乡镇和245个村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夏铎铺、大成桥等乡镇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双江口镇朱良桥村等19个村的村庄规划,长冲村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本次规划将长冲村定位为以红色旅游为主导,以爱国教育、乡俗体验配套为主要功能的文旅新村。规划主要侧重景区外村庄的规划建设,构筑生态保护基底,衬托红色文化。

规划区作为何叔衡故居的门户景观区,规划在用地保障、人居环境整治、设施建设、产业定位等方面做好文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建设相关项目及基础设施,以再塑传统的村庄格局和田园风貌为主导,更好地促进红色文化绽放。

长冲村规划可以说是特色保护类“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的一个缩影。按照规划理念,在坚守耕地、生态保护底线的基础上重塑村庄生活格局。

规划对何叔衡故居的景观风貌进行提升,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风貌协调区,对道路绿化、景观小品、标识标牌、建筑风貌等旧貌换新颜,并与周边的谢觉哉故居保持风貌协调统—,营造出更加文明和谐的游览氛围。

“来到这里,全身心都感觉放松、舒服,自然环境优美,让人感觉内心宁静,还深切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厚重,让人流连忘返。”来自江西的游客陈先生开心地说。

烈士故里红色旅游的兴旺,也让当地村民嗅到了产业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当地村民通过活用宅基地使用权、农用地经营权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引入美丽屋场建设项目和何叔衡烈士纪念馆,配套扩建停车场,新建游客接待中心、红色文化驿站旅馆、干部培训基地,以此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

目前,长冲村正在推进涓水河农旅观光带建设、何叔衡烈士纪念馆选址建设、美丽屋场建设。下一步,该村将依托宁乡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重点是邻近村庄同类型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谢觉哉故居,与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刘少奇故里遥相呼应,串点成线,景区联动,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镇域乡村振兴规划与建设

为全省探索一条适合产业特色类乡镇振兴之路、富民之路

《宁乡市流沙河镇乡村振兴规划(2021-2025)》立足流沙河镇是宁乡花猪发源地,是“原种源、原产地、原生态”的花猪生态养殖镇、宁乡花猪百亿产业的核心产区、长沙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市建设试点乡镇之一的背景,开展全镇域乡村振兴规划与建设,为全省探索一条适合产业特色类乡镇的振兴之路、富民之路。

规划以发展壮大花猪产业为抓手,保护生态本底,提升人居环境,补齐公共设施和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提高村民收入,丰富精神文明,开展乡风活动,提升基层自治能力和效应,实现乡村振兴,建设“花猪之源,千年福乡”。

规划分为五大部分。一是建设产业兴旺繁荣流沙。立足花猪特色,构建“三中心、三基地、一片区”产业基地,年出栏花猪20万头。建立上下游产业链、培育农旅特色项目、塑造中国花猪源头品牌、搭建网络营销平台五大路径壮大花猪产业。推动产村联动,划定四大乡村振兴发展单元,做实做好特色精品产业,提升关联产业融合效益规模,助力村民增产增收。二是建设生态宜居精致流沙。通过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融合,开展花猪适宜性评价,科学布局产业空间。打造三级生活圈,建设5分钟邻里生活圈、15分钟振兴单元生活圈、30分钟镇域生活圈,补齐公共设施。增质提效“七张网”,道路新建10公里、提质55公里,推进建设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菜单式”指导美丽村庄建设,对美丽庭院、公共空间、道路景观、产业空间提出指引,建成55个美丽屋场、2800个美丽庭院。

另外还包括“建设乡风文明尚文流沙”“建设治理有效善治流沙”“建设生活富裕幸福流沙”。通过传承利用文化,将党建、“四大千年”、红色文化融入景观环境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乡村党建联盟体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五治”融合。通过“政府引导+协会指导+合作社主导+企业投资+农户参与”的模式,八大资金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据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李命文介绍,目前,流沙河镇“花猪小镇”项目已落地,项目以“村合作社+本土三家企业联合”村企合作模式,建成花猪小镇农庄、花猪主题文化展厅、花猪文化广场、特色农产品供应站、花猪小镇电商、民宿六大板块,于2022年10月正式运营,预计实现接待全国游客50万人次。同时,该局还指导建设了21个美丽宜居村庄,打造楚江宜居村庄连片示范样板,11个村(社区)获评湖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