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小范婷 周杰 通讯员 熊胜兰
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解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领域突出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长沙市关于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将厘清监管职责和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执法力量建设作为改革重点,突出园区、乡镇(街道)执法队伍建设,构建县乡两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同时,全面提升执法人员能力素质、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切实提升市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省安委办高度肯定宁乡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特色与成效,认为其对各市州、县市区具有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局队合一”凝聚监管执法合力 提升综合执法效能
“全市要以此次揭牌为新的起点,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和应急水平,锻造应急铁军。”6月7日,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我市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市应急管理局实行“局队合一”体制,加挂“宁乡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牌子,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一套领导班子,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兼任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以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为主体,组建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由市应急管理局管理。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按专业或地域设若干执法队,与市应急管理局相应内设机构实施联合执法,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人员统筹使用,形成监管合力。
监管职责方面,我市按照“属地管理、执法重心下移”的原则,构建县乡两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厘清执法权限、实施分类分级执法,强化属地责任,原则上实行以县级为主的执法管理体制。其中县级层面主要承担法律法规直接赋予本级的执法职责,负责辖区内日常执法检查、一般违法案件的查处,按照分类分级执法规定执法,发现并移送跨区域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复杂案件,加强本级和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指导、组织协调和岗位培训。
乡镇(街道)层面,按照法定职责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依照上级部门要求具体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同时,要求宁乡经开区、宁乡高新区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机构、人员及其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
充实基层应急执法力量 补齐基层执法短板
“以前,我乡的应急管理执法力量非常薄弱,专职负责的仅有2名成员,执法工作时常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喻家坳乡人大副主席汤俊介绍,自成立专门的应急办以来,该乡执法力量得到持续充实,应急办成员增至12名,全乡的应急执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汤俊介绍,在充实的应急执法力量加持下,该乡今年持续加大安全生产的检查、宣传力度,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攻坚行动,逐户上门发放《喻家坳乡平安手册农村安全“十二防”》小册子,村民的安全意识得到显著增强,全乡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今年截至目前,喻家坳乡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交通亡人事故。
喻家坳乡在基层应急执法力量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只是我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一个缩影。在执法体制调整和执法队伍组建中,宁乡进一步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向一线倾斜,执法人员编制重点用于执法一线。同时,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单独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简称“应急办”),承担应急管理工作。
按照《中共宁乡市委办公室宁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乡市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宁办发电〔2021〕1号)文件要求,全市各乡镇(街道)根据辖区范围、行政执法任务量、隐患风险类别,按“‘3、5、7’+2”的标准配齐应急办人员,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中承担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执法人员按不少于2人的标准配备到位,编制放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人员统一到应急办办公并统筹使用。
目前,我市29个乡镇(街道)已全部设立应急办,人员足额配备到位,组建起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应急管理队伍,基层应急执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全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新进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否到位?车间特种作业人员还有没有无证上岗的情况?”11月2日,金洲镇应急办副主任张素飞带领2名应急办执法人员来到湖南格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复查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此前,金洲镇应急办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湖南格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存在未如实记录新进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以及一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等违法情况,执法人员当场立案调查,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对该单位处以罚款3万元的处罚。
今年,金洲镇扎实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责任落实,第一时间成立应急办,配备专业人员,进一步增强了执法检查的权威性、常态化和高效能。至目前,金洲镇应急办已对镇域范围内所有烟花爆竹零售店、工矿商贸企业以及加油站进行了隐患排查,至目前排查隐患484条,已全部整改到位。与此同时,该镇构建了一支200余人的应急救援队、完善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基层应急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近年来,随着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基层应理能力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全市29个乡镇(街道)完成了以“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安全防线得到全面筑牢。
落实物资储备、建强专业队伍、强化监测研判、做好预防预警、推动社会共治……当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构建了一支50人以上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村(社区)均构建了一支20人以上的响应队,每年根据人员变动进行动态管理。全市各乡镇(街道)均已设立应急物资仓储点和应急装备物资管理制度,明确专人管理,推进应急物资仓储完善。
同时,将全市29个乡镇(街道)划分为黄材片、灰汤片、煤炭坝片、坝塘片、花明楼片、玉潭片等六个片区,实行村级、乡镇级、片区级、县级的四个层级应急救援联动调度机制,根据灾害、事故的等级,分层级启动应急救援,确保能有效解决紧急情况时,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扑救。
“通过全面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秦岳坤表示,下阶段,市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务实的态度、开拓的精神、严谨的作风推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走深走实。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