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向雷红 通讯员 李慧娟
脚上沾着泥土,心中装着民情。大屯营镇驻村工作队结合党员“三亮三比”行动,聚焦民生问题,扎实开展结对帮扶,主动亮身份优服务、助振兴固成果、勇担当善作为,持续开展大宣讲大走访活动,从助农、助学、助发展、助振兴等方面全方位帮扶,为村级发展和群众致富增收带来了希望。
日前,大屯营镇开展“千名党员下基层”“敲门入户”行动,5支驻村工作队积极参加,开展入户走访大排查大宣讲,详细了解村民家庭状况、身体健康情况以及养殖、种植等产业状况,向村民做好疫情防控、返乡人员摸排、森林防火、反电诈等宣传。为让群众更加全面了解惠民惠农政策,驻村工作队采取微信群、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等“线上+线下”形式,把党的惠农政策法规送到群众身边,畅通“最后一公里”。
将工作力量汇聚在服务群众一线
做好民生福祉“大文章”
“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照,是你们给了我生活的信心。我一定加倍努力读书,将来回报社会。”一手拿着录取通知书,一手拿着资助金的小陈说道。大屯营镇靳兴村监测户老陈患精神二级残疾,其妻子语言二级残疾,家庭困难,其女儿小陈今年参加高考,由于家庭条件差,一度面临辍学的压力。靳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学兵在得知情况后,迅速上门进行疏导和鼓励,小陈最终考上了衡阳师范学院。得知其家里没钱交学费的情况后,张学兵主动帮他申请慈善救助金等款项共8000元,为小陈的大学梦想“插上翅膀”。
在大屯营镇韶光村驻村工作队办公室的桌子上,摆放着一摞摞资料和数本厚厚的笔记本。这是3名驻村工作队员平时学习办公的“小阵地”,也是惠农政策有效落地的“服务台”。
今年以来,长沙市妇联驻韶光村第一书记王伟充分利用丰富的妇女儿童工作资源,发挥长沙市妇联在组织教育方面的优势,开展了8场公益讲座、爱心资助、趣味、亲子等活动,先后有250名儿童参与。同时,在韶光村建设了关爱困难儿童的“希望小屋”2所,走访慰问留守儿童多户。驻村工作队致力于发挥人才资源优势,资助、帮扶困难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拥抱美好明天。
将工作力量汇聚在助力振兴一线
谱写乡村建设新篇章
“大家要统一思想,加油鼓劲!”各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积极参与指导村级规划,画出乡村振兴“作战图”,5支工作队与镇党委、支村“两委”共同召开乡村振兴专题工作座谈会,畅谈村发展规划及总体思路,围绕制定美丽宜居村庄详细规划方案,提出了好建议,为村级发展规划了清晰的未来。
为了能快速摸清“家底”,搞清楚村里产业基础,驻村工作队员深入走访调研,结合本地实情谋划最适宜的“发展路子”,积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农作物种植和产业发展情况,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打造“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加速推进土地流转,以“1+5”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烟叶、金丝楠木等种植产业,规模经营,支持农民采取合作、参股等方式发展农业经营项目。韶光村、梅湖村、石家湾社区等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工作力量汇聚在产业发展一线,让群众鼓起了“钱袋子”。
“把我们居住的卫生环境搞好,生活才更加舒适嘛!”大屯营镇石家湾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黄菊彬积极与支居“两委”班子成员商议建设方案,并带领村民代表前往外地取经学习。
在喻家坪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中,经常可以看到黄菊彬穿梭的身影,该村围绕“党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模式开展工作,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每月逢10日开展人居环境大清扫活动。在活动中,驻村工作队员以身作则,提着袋子、拿着扫帚和群众打成一片。
现在走进石家湾社区喻家坪组,就能看到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农户家里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群众纷纷点赞。
将工作力量汇聚在民生保障一线
搭建干群“连心桥”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大屯营镇驻村工作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灵倾听民声,将责任扛在肩上,坚守岗位、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投入到村级各项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争当一线“战斗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维持核酸筛查现场秩序、接送老年人接种疫苗……驻村工作队员把“村事”当成“家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好群众“守护者”。
驻村工作队员按“分片包组”,逐户查短板、访民情,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增强群众内生动力;结合监测户、脱贫户等具体情况,制订出符合实际的“一户一策”帮扶计划,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新的机制强化动力,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积极探索帮扶新模式,不断增强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功能,加快形成持续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