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市镇摩托车销售店,车管所工作人员将办理好的车牌递到驾驶员手中。 喻恩来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喻恩来 陈熙) 作为广大市民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简称“摩电车辆”)一直是交通管理的难点,特别是近几年,涉及摩电车辆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量的50%左右,且比重仍有进一步加大趋势,规范摩电车辆管理迫在眉睫。
为建设更高水准全国文明城市,进一步加强对摩电车辆的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于在全市实施摩电车辆集中登记上牌工作,以逐题破解的决心和举措,确保摩电车辆“上得到牌”“管得到位”。
分类管控 确保电动车“管得到位”
“我觉得上了牌照、买了保险,对于自己来说,更放心了。”王田良家住黄材镇崔坪村,三天前,他以旧换新,在黄材集镇买了一辆新摩托车。
“未办理登记上牌的车辆,不得上道路行驶,违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过两天就有车管所的人为新买的电动自行车免费办理牌照。”交易的第一时间,店主桂应文就宣传起了新购电动车、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
王田良留下身份证、车辆出厂合格证、购车发票等信息后,就离开了。很快,车管所系统便生成了一张机动车查验凭证。10月27日,车管所工作人员上门为王田良办理了摩托车牌照,再过几天,崭新的牌照就会送到王田良手中。“老了,也不方便为了车牌跑宁乡城区,车管所工作人员送牌下乡让我感到很幸福、很满足。”王田良表示,生活在宁乡,处处能感受到市委、市政府为民着想的情怀。
据悉,为确保摩电车辆管控到位,此次宁乡登记上牌的“摩托车”共分为三类,实行分类管控:非标电动车登记上牌实行过渡期管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实行非机动车管理;电动摩托车登记上牌按照机动车管理。
内外发力 确保群众“及时上牌”
“今天下乡是搞下乡服务,为宁乡摩托车商会会员服务。”10月27上午,宁乡摩托车商会会长刘毅与车管所工作人员一起来到黄材镇,他介绍,每个月他们会下乡4次,为商会会员所销售出去的摩托车做上牌工作。现在基本可以实现卖一台车就上一个牌照。
“带牌销售”不仅是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还为摩电车辆销售带来了新希望。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摩电车辆销售量达3万台,预计2022年将在此基础上增长10%以上。
为确保非标电动车在此次行动中“应上尽上”,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决定从即日起至2023年3月,路面查获的违法摩电车辆符合上牌条件的上牌之后才能放行,不符合上牌条件的扣押报废。对于2019年4月15日前购买的,手续齐全的非标电动车,在法律允许政策范围内,全部登记上牌到位。
同时,下放权利,与上级部门沟通减少环节、强化业务培训,缩短挂牌时间,增加挂牌点位,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业务延伸至乡镇(街道)。此外,实施业务指导服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抽调49名民辅警下沉至园区、乡镇(街道)设置的49个摩电车辆上牌点,减轻上牌点压力,力争至今年12月底,全市摩电车辆上牌率超90%。
强化宣传 释疑答问“服务到位”
集中登记上牌工作启动以来,市民各种疑问将接踵而至,“宁乡交警”微信公众号专门推出两期《电动自行车上牌全攻略》,方便市民查询。
据介绍,为有序推进摩电车辆集中登记上牌,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把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举措贯穿始终,每一个问题都积极及时反馈回复,广泛争取群众理解支持。
早在上牌工作启动前,该大队安宣办印发了几万份电摩车辆上牌相关宣传资料,并发动镇、村(社区)结合“村村响”“党员进社区”等主题活动,通过走访上门等形式,实现家喻户晓。
此外,市住建局对各物业公司涉摩电车辆出行源头管理责任进行压实,对未上牌的行为进行劝导,各建筑工地和物业公司负责的大型商场、小区、城市综合体等车辆进出口、摩电车辆集中停放点、电梯间等区域设置上牌等安全骑行宣传提醒。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对摩电车辆驾驶人进行交通违法数据研判分析,排查违法多发的社区、单位,组织辖区内的人员进行“上牌”源头劝导培训。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黄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品质、强化监督管理、提升部门协调能力,为摩电车辆上牌扫清障碍,增强群众满意度。同时,通过科技手段强化监管摩电车辆逆行、闯红灯、违法载人等各类违法行为,进一步促进规范摩电车辆通行秩序,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