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范婷 实习记者 李悦
连日来,青山桥镇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开展党员“三亮三比”行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坚持重实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为民办事,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10月18日,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在青山桥镇各个项目建设点,机械轰鸣,车来车往,每个施工现场都忙碌有序而不乱,处处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给我们基层干部指明了方向。”正在青山桥镇竹峰村道路提质改造施工现场调度施工的副镇长吴利民表示,进入新时代,一定要有新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和灵魂,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我们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村组,倾听困难群众心声,攻坚克难,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百米’,实现群众利益不缩水,维护群众利益不走样,发展群众利益不落空。”吴利民说。
“报告主题鲜明、视野宏大、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吴利民告诉记者,连日来,青山桥镇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只要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党员‘三亮三比’行动,党员奋勇争先,冲在一线,掀起一股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热潮。”吴利民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青山桥镇共完成建设项目15个。目前,还有5个在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预计202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亿元。
为民服务,党员先行。吴利民表示,党员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始终要牢记、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更要学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继承好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敢于亮身份比奉献、亮立场比担当、亮作风比作为,做好人民的“服务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干事创业,激发蓬勃发展活力
暖阳拂照,秋风习习。记者走进青山桥镇竹峰村,放眼眺望,山水交融、流水潺潺。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山峦阡陌美景连线成片,这里生机焕发,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的山水画。
“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增添我们的发展信心。目前,我们村掀起了一股干事创业的热潮。”在竹峰村合作社堆满金黄稻谷的仓库里,竹峰村党总支书记罗小林一边把一袋袋谷子过秤,统计收成,一边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该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稻鱼产业做成一村一品,取得了大丰收,光稻谷就收获了14万斤,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60万元。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心潮澎湃,备受鼓舞,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更好地联系服务村民,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千方百计为村民排忧解难,做人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罗小林告诉记者,竹峰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村民富在产业链上,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工作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治理优、百姓富的美丽乡村蝶变之路。该村先后获得宁乡市“三无”(无信访上访、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村庄、综治维稳先进单位,长沙市卫生村、长沙市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等荣誉。2021年,竹峰村获评为宁乡市最美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青山桥镇一类村。
党旗红,才能红一片;基层活,才能活一方。竹峰村把党建工作作为强村富民的基石,坚持“开门式”建设,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征求意见会、党员公开承诺会、民主议事会、经验交流会等,将党员和群众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达到党群互动、干群互动,全村民风民俗更加文明和谐。
党员示范,绘就美丽新画卷
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的是发挥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青山桥镇依靠党员凝聚群众的聪明才智,让村民做主,让村民监督,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连日来,在青山桥镇总能看到这样一幕幕火热又温馨的场景:党支部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自带刷子、铲刀、抹布等清洁工具,走进大街小巷细致地清洁路面、墙壁、宣传栏、卫生死角、钉栅栏,修剪杂乱的花木,清理河道,以主人翁姿态携手同心洁净家园、扮靓环境,共同绘就美丽宜居村庄。
走进青山桥镇竹峰村朝阳湾美丽宜居村庄,映入眼帘的是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宽敞的文化广场整洁舒适,不时有村民漫步其间休闲娱乐和健身。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些话声声有力,振奋人心,备受鼓舞!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更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竹峰村党员戴含辉正带领党员及志愿者义务修整树枝,清扫路面,进行人居环境整治。他告诉记者,竹峰村区域内所有公路,每一米都有党员自愿认领,进行日常维护。
“我们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建设美丽宜居生态村庄、倡导移风易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罗小林告诉记者,竹峰村围绕环境卫生工作,通过“党支部包片、党小组包组、村民组长包屋场、党员骨干包户”的形式,实施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的“四化”工程,发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营造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村落。
“我们一直努力实行人居环境治理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变革。着重于三个转变,一是由‘要我管环境卫生’提升为‘我要管环境卫生’的转变;二是由原来简简单单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向漂漂亮亮、美丽宜居方向进行转变;三是由支村‘两委’要大家来进行环境卫生管理,变成‘我是竹峰村的一员,我有义务有职责参与环境卫生管理’的转变。”罗小林告诉记者,竹峰村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打造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宜居、产业兴旺发达、乡风文明淳朴的美丽宜居村庄——朝阳湾。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