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厕所”惠及“大民生”

来源:智慧宁乡 编辑:易丹 2022-10-28 14:10:01
—分享—


图片11.png


按照统一技术标准施工,确保改厕工作一步到位。 鲁应龙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鲁应龙 许源峰

“小厕所,大民生”。改厕工作是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一项文明工程、民生工程。近年来,煤炭坝镇坚持把农村改厕与污水治理、美丽屋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相结合,通过强化担当夯实责任、强化目标狠抓落实、强化宣传广泛动员、强化规范技术指导、强化典型示范带动等方式,确保高质量完成改厕任务,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至目前,该镇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完成改厕6331座。

三个“加强”,改厕工作“改”出农村新气象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加强服务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加强任务进度,紧盯时间节点。”10月21日,记者来到煤炭坝镇贺家湾村改厕施工现场,该镇自然资源办主任孙永良正驻扎一线督促,他告诉记者,改厕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党委政府始终致力把这项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使群众长期受益,使农村人居环境更靓更舒适。

在改厕推进过程中,该镇自然资源办负责全镇改厕工作部署、调度、监管和技术指导,办公室成员深入村组(社区)改厕现场,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为改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细化村(社区)分工、分解落实任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问。

为确保改厕按质按量完成,初期,该镇组织举行全镇改厕技术培训,将一些技术规范及要求,向各村(社区)负责人员进行详细讲解,以确保各村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各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注重施工定好点、选好型、购好材、用好人,确保各个环节不出问题。“镇自然资源办成员全过程对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不马虎、不折腾、不浪费。”孙永良说。

按照统一技术标准施工,是确保改厕工作一步到位的关键。“我们在上级下达的技术标准上更进一步,因地制宜实施四格化粪池建设,包括砂卵石铺垫厚度、砂石混凝土比例、池子深度等等,严格按照规定符合标准。”贺家湾村改厕施工负责人朱国强告诉记者,成品式化粪池组装完成后,均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池体、格池间密封性能检测检查以及密封性满水试验,检验符合要求方可进行安装。

“改厕前是露天的化粪池,蚊子苍蝇满天飞,臭气熏天,连乘凉都没有适合的地方。”砖塘村村民朱献中指着改厕后的化粪池表示,经过这么一改造,环境明显好多了,到处都是干净的,“改厕工作真的搞得好,谢谢政府干部抓得好。”

实时销号,后期管护“管”到群众心坎上

改厕工作实施以来,煤炭坝镇坚持建管用并重,厕所改造与使用管护一体谋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健全日常巡检、设备维修和粪污清掏等管护体系,形成规范化的使用管护制度。

“有化粪池上浮的、有没有接通的、有漏水的,还有盖板损坏的,我们都逐一排查整改到位。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处理。”该镇自然资源办负责改厕工作的干部王胜强介绍,设有一支专门管护队伍,对摸排出的293个问题实时销号,做到“发现问题有人受理、设施坏了有人维修、管道堵了有人疏通”,确保厕所正常使用。

贺家湾村木马塘组年过五旬的村民谢可佳2020年不幸发生车祸,生活不能自理,他家被纳入低保户。“原来的露天粪池污水横流,臭气满天,如今改造过的干干净净,没有异味。”谢可佳的母亲对改厕工作竖起大拇指,她表示,感谢当地政府一直关心和扶助,相信日子会越过越美好!

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推进,往昔百年煤城,如今焕然一新,煤城大地上,黑色向绿色转变,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处处呈现着群众幸福和美丽乡村融于一体的和谐舒适靓丽画面。

在多个交通主干道旁,记者看到刚建好不久的一座座干净、全新的公厕,与周边美丽乡村景色相得益彰,形成点缀。“每一个公厕的设置,都是为方便周边务工人员、休闲群众或旅游观光的游客。”孙永良告诉记者,借改厕契机,以上级拨款和自筹资金方式,在全镇各美丽屋场、农业开发基地、遗址景点、交通要道旁等处建设了42座公厕,包括今年任务数180座在内,至目前已完成6331座改厕,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

“镇村(社区)专人专责负责,层层压实责任浓厚氛围,每周专题调度倒逼推进,组织现场观摩相互学习借鉴……”孙永良告诉记者,煤炭坝镇改厕工作结合党员“三亮三比”行动等,以“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并继续推进后期管护等相关工作,真正把改厕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群众心坎上。”


来源:智慧宁乡

编辑:易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