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渐入佳境 ——巷子口镇黄鹤村十年巨变综述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2022-10-10 10:17:19
—分享—

编者按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体现宁乡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扎实成效,见证宁乡这十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展示宁乡百姓这十年间越来越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报特推出非凡十年看宁乡:十年十村、十年十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家军 李先强

“白龙穿出茶盘坳,黄鹤飞来果盒山”,一副在巷子口镇黄鹤村流传久远的对联,道出了宁乡西部山区村民祖祖辈辈对山外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

10年前,黄鹤村还是交通不便、村民没有技术、村里没有产业的贫困村。10年后的今天,黄鹤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美好愿望终于实现,黄鹤村成为了渐入佳境的宁乡西部名胜,过去的穷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山坳里都能听到汽车喇叭声

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宁乡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易祓就出生在“黄鹤”,其子子孙孙曾引以为豪,而面对峰峦叠嶂,拓出一条通达的乡村公路,也是其后人很多年追求的梦想。

总面积8.9平方公里,山地9830亩,水田仅2225亩。1079户3900多人,多数住在交通不便的山上。村里长30公里的道路中仅有7公里为水泥路。”村民如此介绍10年前黄鹤村情况。

“如今,黄鹤村哪怕是山坳里,到处都能听到汽车喇叭声,方便得很!”黄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高尚感激地说。10年来,当地干群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奋发图强,使一条条村级道路不断延伸和硬化,主路还逐步“黑化”和“亮化”,终于构建了一张“四纵五横”总里程达57公里的村级交通网络。

小水果产业圆了村民致富梦

黄鹤村既有高海拔地势,又有温和湿润气候,还是沙性土壤。专家领导决策,要利用这里特殊的条件,种出甜度高、口感好的黄桃。10年前,上级农业部门为村里免费送来1万多株黄桃树苗,当年的有机肥也由政府免费提供,还派出农艺师指导村民栽培。10年来,该村黄桃种植面积从300亩猛增至近5000亩。今年村里黄桃产量突破36万公斤,又创新高。“一村一重点产品”的黄桃产业在黄鹤村终于被做大做强,在巷子口镇乃至宁乡市遥遥领先,且成为长沙市最大的黄桃产业特色村。

“黄桃产业至今累计为我村增收约50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约1.2万元!现在,每年还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孙高尚透露,“我村上千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有小水果,哪怕是几株黄桃,或几株李子,或几株橘子。其中种黄桃2亩以上的有近300户。一些村民还通过为当地黄桃种植大户务工,获得报酬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

黄鹤村原有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黄桃种植和土鸡养殖等产业,或为黄桃种植大户务工,户户收入可观,全部摘掉了“贫困帽”。黄桃能连续结果几十年,每亩三四十株,到盛果期产量和质量“双高”的,一株黄桃就能获利一千多元,成为当地农业种植效益最高的产业。

文旅融合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白天,游客不光可以看飞机、坐飞机,甚至能开飞机;晚上,还可以住在星空帐篷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近年来,随着黄鹤村航空基地的亮相,“航空+文化+旅游”的飞行主题航空体验游,让一大批青少年及飞行爱好者,在“黄鹤”实现翱翔蓝天的梦想。

黄鹤村航空基地是该村近10年来成功引进的最大旅游项目,也是巷子口镇打造“航空小镇”的重要基地建设项目。黄鹤村充分挖掘和利用航空基地、众多明清古石桥、状元易祓墓等生态环境资源和传统文化内涵,推出“巷子花开季、状元故里行”系列活动,助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正当时,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接过对口帮扶接力棒。驻村第一书记梁威在陪同该院领导调研时介绍说:“为契合特色小镇整体规划布局,我们推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黄鹤湖提质改造、百果园产业升级和小水果种植推广等项目,将黄鹤村逐步建成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美丽宜居村庄。”

“实事一件接一件完成,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完成了农田平整改造危房改造和居民集居点建设,新置了变压器和移动发射塔,还高标准修建了黄鹤学校和村公共服务中心,村级面貌又发生了显著变化!”孙高尚高兴地说。

如今游客和网红热衷打卡的黄鹤村,渐入佳境,终于成为宁乡西部名胜。值得一提的是,该村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发展小水果、蔬菜、生态养殖和乡村旅游业,已由省级建设扶贫重点村嬗变成为如今的长沙市美丽乡村示范村、长沙市乡村振兴创建示范村和长沙市最大的“一村一重点产品”黄桃产业特色村。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