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巷子口镇仙龙潭村能人孙胜全的猕猴桃基地迎来丰收季 预计今年猕猴桃产量达2.5万公斤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2022-09-23 10:01:16
—分享—

猕猴桃基地硕果累累,丰收在望。李家军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家军 李先强

“这里出产的‘特级果’猕猴桃在省会长沙社区、加油站都热销!”9月21日,长沙市商务局驻宁乡市巷子口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唐彬再次驱车前往该镇仙龙潭村七星坳猕猴桃基地,又联系订购了数百件“七星坳猕猴桃”。

原来,“七星坳猕猴桃”进入长沙的几个社区和部分加油站以“进价”销售,是唐彬利用商务部门的资源优势,组织巷子口镇相关企业及其农副产品参加湖南省2022年消费帮扶活动。之前他帮助部分企业及果农销售了金枫园村和黄鹤村的李子、黄桃,后又联系订购了位于仙龙潭村的长沙鸿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产品猕猴桃。“鸿恩农业”老板名叫孙胜全,是巷子口镇人大代表,当地远近闻名的经济能人,被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为“大胜”或“孙大圣”。

孙胜全于2015年起投资上100万元,流转村里100亩荒废老茶场和村民50亩山地,将老茶场和山地垦荒,陆续种植了120亩猕猴桃和30亩黄桃。同时,还利用果园和四周山地放养土鸡、黑山羊。

孙胜全的连片果园郁郁葱葱,与山腰东风水库清澈的水和绿色群山相映,构成了一幅山清水秀的诗意画卷。他与陪同唐彬考察水果基地的驻仙龙潭村第一书记李迈军和村党总支书记方甲玲,顺着山坡仔细察看猕猴桃果园,高兴地说,自己种植的是良种猕猴桃米良一号,约2000株,现在多的一株可产果50公斤,单颗平均重150克,大的可达250克。

“今年我幸亏在果园铺设了水管,能直接从东风水库抽水抗旱,黄桃保住了,均全部上了市。特别是最易受旱情影响的猕猴桃也保住了,今年预计猕猴桃产量达2.5万公斤,比去年增产1万公斤,中秋节至国庆期间成熟上市,仅猕猴桃收入就可达40万元,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孙胜全说,“我的果园搞立体种养,设想扩大规模试种一些新品种水果,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水果采摘。近两年我每年养殖‘林下鸡’约4000羽,最多的那年养了1.2万羽。今年还养殖了200多头黑山羊。我带动乡亲种了好几百亩果树并养鸡、养羊,为的是让荒山绿起来,让乡亲们和村集体增收。”

孙胜全是村民眼中会赚钱的能人。他曾经在广东搞过搬运,在湖南省六建公司搞过建筑,在北京开过饭店,在家乡开办过煤矿,也做过木炭生意,还添置了2台挖掘机创收。他是仙龙潭村南风组村民小组长,是260多名村民的带头人,在当地成立长沙鸿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领村民搞立体种养树榜样,对全组乃至全村的影响都很大。

“我平时请来做事的村民少则几人、多则10多名,让他们不出远门也能拿工资,还能学技术。只要是愿意种植果树和养殖土鸡、黑山羊的,不管规模大小我都乐意‘搭把手’。”孙胜全的话语里透着带动乡亲振兴产业的责任心。

令人叹服的是,孙胜全的生态环保意识极强,他的果园全部施用有机肥,且没有打过一次除草剂,都是人工除草。他笑着说:“现在我每年都要预算几万元‘人工除草费’,以前有一年光砍茅草就开支了18万元工资哩!”

方甲玲介绍,仙龙潭村拥有上万亩天然林生态环境,海拔在200米至600米之间,水库、山塘齐全,水源、日照充足,是发展小水果和农业旅游的“风水宝地”。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该村现已申报产业结构调整区,将主要推广种植猕猴桃、砂糖橘、蜂糖李等新品种,并对原有的上百亩板栗进行施肥抚育,主要的致富带头人就是本土人才孙胜全。

在孙胜全示范带动下,目前仙龙潭村各类果树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以巷子花开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村经济合作社为依托,乡亲们跟着党员和能人走,正加快进行土地流转,谋划更大产业发展,稳步走上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的乡村振兴路子。

站在果园里,指着眼前的东风水库,方甲玲兴奋地说:“我有个修建一条环水景观旅游公路的设想,打算由村集体与孙胜全的‘鸿恩农业’共同开发建设,将来打造一个农旅融合的青少年研学旅游社会实践基地,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