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在高温酷暑下疏通渠道。段华良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通讯员 杨素妮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是灯就要闪亮,是旗就要招展。为民服务,党员先行。党员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始终要牢记、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更要学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继承好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敢于亮身份比奉献、亮立场比担当、亮作风比作为,做好人民的“服务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自全市党员“三亮三比”行动开展以来,双凫铺镇迅速掀起了一股为民服务的热潮,他们把群众的一点一滴都记挂在心,他们在抗旱减灾等中心工作中冲锋在前,他们扑下身子深入基层,真心实意服务群众……
精准帮扶
点亮万家灯火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每个党员的具体行动中。双凫铺镇全面贯彻落实党员“三亮三比”行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服务诠释初心、用行动擦亮底色,奋勇争先当好“排头兵”、勇毅前行做好“领跑者”。
“那不行,你们一定要留下来吃饭!”朱嗲嗲在门口拉着刘利红的手,不肯让他走。特困供养残疾人朱嗲嗲是党员干部刘利红所联网格内的一员,他年事已高,又常常一人在家,刘利红对他多有牵挂。这次走访朱嗲嗲时,细心的刘利红发现他在就着坛子菜吃饭,打开冰箱一看里面空空如也。见此情况,刘利红立马买了一些五花肉送给他。
“刘主任真的是好人呢,凡事都记挂着我。”朱嗲嗲言语中满是感动。
今年以来,在市残联的支持下,双凫铺镇通过党员联户摸清残疾户家庭具体情况,精准帮扶,关爱残疾群体、弱势家庭,对2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举行“扶残助学”活动帮助60户残疾人家庭减轻孩子学费负担;联合当地企业陆戈鞋业解决50余个残疾人就业问题;争取6个省、长沙市级残疾人创业扶持名额;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到家37人。双凫铺镇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帮助残疾人点亮幸福生活梦想,书写精彩人生篇章。
抗旱保收
确保村民用水
作为党员干部,身在基层,心里就要装着老百姓。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党员干部就要真心实意想着老百姓,时刻准备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八月中旬以来,双凫铺镇各河段水位显著下降,各大山塘水位降至低涵位置,部分水田出现干旱开裂现象,农作物面临严重“渴水”状况。面对旱情,双凫铺镇结合党员“三亮三比”行动及时抗旱,在村党员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投身抗旱工作中,其中,迴龙山村党总支利民党支部党员陈正桥主动亮明身份、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带领沿线农户恢复农田灌溉重要渠道北干渠。他用一把柴刀、一把锄头,在高温酷暑下砍柴清障、清淤培土,疏通土圳。8月19日晚上10点,面临在临崖位置安装高压水泵这一危险作业任务时,陈正桥挺身而出,不畏险峻的山势,下放抽水高压水泵。历经两个多小时,北干渠全线贯通,至此解决了迴龙山村700余亩农田灌溉的燃眉之急。
连日来,双凫铺镇积极组织各党支部党员和群众投入防旱抗旱工作中,筹措资金60余万元,对粟溪河和4条干渠被水毁地段进行修复和清淤扫障疏通,调配大功率水泵8台、水管1500米,征用洒水车4台,早防范、早应对,抗旱减灾效果明显。目前,全镇33800余亩水田未出现农作物绝收情况,群众饮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倾听民声
为民纾难解困
求真务实,夯实群众基础。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工作中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把群众的来信当“家书”。认认真真做好群众工作,主动与群众拉家常、谈心事、讲感情。俯下身子,倾听民声,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难题。
为进一步激发双凫铺镇党员为民服务的热情,双凫铺镇党委书记陶浊带头落实群众接待日制度,同群众面对面,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能当面解决的诉求就当面解决,需要部门联动的记录在册,让好政策走通“最后一公里”。在陶浊的示范引领下,全镇党员都把紧密联系群众当成日常事项来做,主动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
截至目前,全镇已有825名党员结对群众9863户,其中联系重点户781户,收集民生问题142个,反向交办问题142个,协助销售价值10万余元农产品,实现走访覆盖率、问题办结率、12345满意率“3个100%”。
行动是最好的语言,落实是最快的回答。双凫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双凫铺镇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扩大党员“三亮三比”行动影响面,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