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图为一党员正在为稻田铺设水管引水。 李家军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家军 李先强
群众有困难,党员就在身边。巷子口镇党员在“三亮三比”行动中强服务、显担当,在产业振兴一线排忧解难,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抗旱保收和水果销售等问题,充分展示了“巷子花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成果。
无私奉献促销,打响特色品牌
“今年巷子口镇黄桃大丰收。在果农为销路发愁的情况下,镇、村与后盾单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结合开展党员‘三亮三比’行动,大家无私奉献促销,打响特色品牌,直接帮助果农销售黄桃在15万公斤以上。”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巷子口镇人大副主席胡浩介绍。
“作为后盾单位,我局为巷子口镇黄桃销售搭建市场化平台,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乡村振兴联点工作,要求协助做好黄桃等农副产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多措并举加强线上线下推广销售。”长沙市商务局驻金枫园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唐彬说,“工作队积极落实局党组要求,利用商务部门优势,参与宁乡巷子口第四届黄桃节的筹备和宣传推介工作,并促成巷子口镇被授牌中国一乡一品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还组织巷子口镇黄桃、茶油、大米等农副产品参加湖南省2022年消费帮扶产品对接会,获得大批订单。”
巷子口镇政府老党员、驻黄鹤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夏正刚得知黄鹤村和仙龙潭村的部分果农销售遇到困难,便联系长沙的老战友和老同事,为两村果农销售黄桃约1600公斤。宁乡市政协委员、仙龙潭村党总支书记方甲玲对接宁乡惠宁社工服务中心,8月4日组织党员、社工前往本村桐子组农户易胜中的水果园,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采摘,大家提着一袋又一袋的黄桃走出来,当天即销售黄桃260余公斤。随后,该村党总支委员、分管农业线的村干部罗勇通过老战友和亲朋好友,又为易胜中销售黄桃500余公斤。
驻巷子口社区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罗军民在后盾单位宁乡市发改局的支持下,连续两周跑宁乡城区和长沙城相关企事业单位,想方设法为本村果农罗国强销售黄桃1万公斤、为陈专华销售黄桃2500公斤,此举还为社区带来集体收入4万多元。
“请工难”是夏收的另一难题。8月14日是星期天,官山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开展“三亮三比”行动,助力产业振兴,支村“两委”班子成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环保志愿者协会20多名党员及志愿者,在笔山玉米、黄豆基地,帮助生产大户收割黄豆。田间党旗招展,大家自备镰刀、套鞋,从早上6点至9点,利用相对凉爽的4个小时时间,抢收15亩约1500公斤黄豆。随后几天,又有4名村民以党员为榜样,帮助大户收割黄豆。老党员谭上游率领5名村民组成“黄豆抢收团”,冒着高温酷暑,为本村经济合作社集体种植园连续收割黄豆达一星期之久。
无惧高温考验,筑牢抗旱屏障
骄阳似火,持续一个多月高温晴热天气,导致官山村2400亩水稻出现较大面积干旱。该村党总支书记吴永山“一把锄头管水”,科学调度村内两座水库的灌溉用水,并组织发动20多名党员率领100余名村民,冒着高温,挥汗如雨,检修抢修抽水设备,锄草修沟清淤引水,终于保住了全部稻田,尤其是700多亩干旱梯田。
“我长这么大,才头一次发现今年村里的冷浸田都断水了!”作为官山村“老汉种田团”负责人之一,年近花甲的老党员吴修春说,“‘零星边角田’遍布官山村各个角落,以沙土为主,多数是梯田,特别易干旱。我们使用村集体的中型抽水机4台,还启用了村民的家用小型电泵或汽油泵20多台,从渠道或河道日夜抽水,连续抗旱半个多月,才使得近300亩‘零星边角田’都保住禾苗。”
“村里还有200多户农户人畜缺水!”驻官山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洪志军了解到旱情,与村干部积极争取后盾单位和有关部门支持,筹资20万元资金着手打3口深水井,其中两口位于山冲,配套建设水塔,主要解决人畜用水,另一口靠近村部,主要用于稻田灌溉。经5天紧张施工,口径200毫米、深90米的第一口井及容量34立方米的水塔顺利建成,第二口井及水塔建设又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第三口井也已选定地址即将建设。
看着第一口井清澈的井水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洪志军高兴地说:“搞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党员站出来解决村里的困难,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我特别佩服!看到官山村旱情缓解,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与官山村毗邻的双河村传出令人忧虑的消息,第3组约30亩连片稻田出现严重旱情!新党员王高闻讯赶回老家,利用自己在附近集镇开摩托车修理店的机械维修技术,主动请缨抢修组里的抽水机,并与老党员、村民小组长刘立才率领志愿者组建抗旱服务队,参与渠道清淤扫障和值班值守调配灌溉水源。
“正是我们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领群众解决了燃眉之急,确保当前抗旱保收工作取得了实效!”巷子口镇党委书记唐正说。目前,巷子口镇各级党组织责任扛上肩,采取组建党员服务队、划分党员责任区等方式,党员们无惧高温考验,筑牢抗旱屏障,率领群众奋战在抗旱第一线。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