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成桥镇开展党员“三亮三比”行动争先锋 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2022-08-05 10:27:15
—分享—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畅

今年以来,大成桥镇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凝心聚力,激发“新引擎”,通过“亮身份比奉献、亮立场比担当、亮作风比作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亮党员身份

带头筹资投劳作贡献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步入永盛村,绿意盎然的稻田与错落有致的民居相映成景,农家小院亮丽整洁,房前屋后花草掩映,农田、村道、民居、池塘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党员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协力的感觉真好。”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永盛村村民言语中满是自豪,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自筹资金建设美丽屋场,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仅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而且个人素质也明显提升。

“作为一名党员,牺牲小我,为家乡建设做点贡献是应该的。”凤阳组党员陈凯文为了带头参与美丽屋场建设,把加工茶油、菜籽油的产业搁在一边,主动向支村“两委”班子请缨,不计报酬,鼎力打造凤冲仑美丽屋场。

“他每天凌晨5点到达屋场建设现场,统筹安排一天的工作,监工进料,非常辛苦。”凤阳组村民周国纯说道。

“大成桥镇党委政府大力倡导美丽屋场建设,凤冲仑组必须抓住这个好时机。”陈凯文说,美丽屋场建设是共建共享,党员带头,群众参与。

为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美丽屋场建设,陈凯文组织组上党员群众召开了20多次“屋场会”,挨家挨户描绘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蓝图,一句句朴素的话语,共话家乡发展,激起了村民们强烈的共鸣。

据了解,截至目前,凤冲仑美丽屋场已完成山塘清淤护砌修护、污水管道铺设、公路硬化拓宽、庭院美化建设,下一步将做好亮化、公路黑化、景观节点打造及继续做好庭院美化。

永盛村合山组党员吴文超主动把自家约700多平方米的土地让给集体,用来建设休闲广场,为邻里村民提供饭后休闲锻炼的去处。他说:“我是党员,只要是让家乡更美的事情,贡献这些土地没什么。”

永盛组党员贺文武逢人便说:“住了几十年的老地方,旧貌换新颜,这是件大事、好事。我是党员,我带头。”贺文武毫不犹豫地捐款3万元,支持美丽屋场建设。

炎炎夏日,机器轰鸣声不断,小道上施工人员来来往往。在大成桥镇永盛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党员干部齐带头,村民群众共争先,12个美丽屋场建设齐头并进,群众心目中的美丽屋场,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亮党员立场

挑重担想办法破难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集体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实施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车头”强不强,往往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方能凝聚起实施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从1980年代开始,煤矿开采曾是大成桥镇永盛村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因开采造成的稻田下陷、山塘蓄水能力降低等“后遗症”,让种田变得困难重重。接下来该怎么办?

为此,大成桥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紧紧牵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鼓励和引导村民结合实际,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会很有市场,同时对改善村里的环境也有帮助。”远在北京工作的永盛村人刘跃华,一直有着一名党员的桑梓情怀。2012年底,他辞掉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先后流转2630亩土地,成立湖南湘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项目。

几年时间里,刘跃华逐步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为了带领更多村民共同富裕,刘跃华指导公司盘活村上闲置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积极鼓励农民居家就业,引导村民建设民宿。如今,湖南湘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湘都生态农业园已形成教育、农业、食品、餐饮和康养五大板块,成为我市多功能、多产业、创新性的“农业综合体”。

在刘跃华的帮助下,村民刘国秋、刘国华兄弟二人,摘了“穷帽子”,建了新房子,兄弟二人也先后就业,当前收入稳定;还有的农户,一家三口入职湘都,这份稳定的工作,让原本不太和谐的家庭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的村民结束了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活,回乡在湘都建起了民宿,在家门口当起了小老板,为大成桥镇的乡村振兴添活力。

如今,在大成桥镇这片沃土上,“产业之花”绚烂绽放。这是一个新的起点,迎着乡村振兴的目标、美好生活的愿景,脚步愈加铿锵有力,成果也必定更加丰硕。

亮党员作风

烈日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火线淬初心,战场显忠诚。

高温天气,大成桥镇有这么一群党员,胸前佩戴党徽,肩扛组织责任,奋战在守护交通安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等工作岗位上。

“越是天气炎热,越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及时推进各项工作,这既是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该镇党委书记贺伟说道。

7月6日,大成桥集镇一路口发生一起大货车刹车失灵后撞上前方一台车的交通事故,所幸无人员伤亡,但因该车无法移动造成严重堵车。

烈日当空,当时的室外地面温度达到了40℃以上,大成桥镇综治办负责交通安全的党员陈寅杰、刘文军、吴正光迅速赶到现场,抬手、转身……来往的车辆在他们的指挥下快速且有序地行进着,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很快又被热浪烘干。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把短袖向上一抹,手臂上一半黑、一半白,执行完任务后,汗水已在他们的衣服上凝成了一道一道白花花的盐渍。

陈寅杰、刘文军、吴正光等党员同志,每天坚持在烈日下巡逻站岗,共同为守护大成桥镇的交通安全奉献力量。刘文军说:“虽然辛苦,但是能看到群众平平安安出行,也乐在其中。”

为保障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加快构建群体健康免疫屏障,大成桥镇党委政府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上门服务,对未接种老人再动员、再发力,让疫苗接种实现“应接尽接”。

“娭毑,您平时血压高吗?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许爱辉带领医护人员来到梅鸣村南冲组79岁老人廖秀莲家中,仔细询问了老人近期的身体情况,并为老人做了健康检查,仔细评估老人的健康状况,确认老人符合接种条件后,顺利为老人完成了接种。

“这么热的天,辛苦你们了,非常感谢。”临走时,老人对许爱辉等医护人员上门为其接种疫苗道谢。

许爱辉是大成桥镇卫生院公卫科主任,也是一名党员。近两年来,她始终坚守一线,吃得苦、霸得蛮,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政策要求,做到了常住人口疫苗接种率达97.8%。

围绕全民疫苗接种工作,许爱辉还不断创新思路,组织下村入户机动队,有效破解单位“人少事多”难题,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与使命。

一枚枚党徽光芒闪耀,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一个个基层党组织成为大成桥镇人民的坚强堡垒,一大批党员同志身体力行践行着初心使命。

风正帆满再起航,砥砺奋进正当时。贺伟表示,接下来,大成桥镇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党员“三亮三比”行动,以坚实有力的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大成新农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