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瓦泥塘美丽屋场。段华良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通讯员 胡喜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低谷的人生,就有逆袭重生。
老粮仓镇江花村的精彩,就是从“逆袭”开始重生……
四年来,在党建引领下,一群怀揣乡村振兴梦想的追梦人,一村勤劳朴实的江花人,在激情与奋进中,心手相牵,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共同谱写了乡村振兴新诗篇。
党建引领统思想
“搁浅的船只”焕发新动力
老粮仓镇江花村紧邻宁乡西部益娄衡高速唐市出口,位于省道209唐市大桥东,村域面积14.2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1621户6821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152名。曾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经过短短三年时间,实现了从“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到“五星”村(社区)党组织再到长沙市示范化“五化”党支部的蝶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自2018年的0.6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10.5万元,并先后荣获长沙市红色村、乡村治理示范村、卫生示范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首饰文化村等称号。
2018年上半年,村班子成员陆续辞职,江花村工作陷入全面瘫痪,甚至近5个月的时间未开展过组织生活。长期的“干部没人干,村务没人管”,导致党员群众对江花村支村“两委”班子的信任程度降至冰点。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面对这一困境,老粮仓镇领导和村上的退休老党员都看中了有魄力、有情怀的企业家文胜良,多次上门劝说。最后,文胜良征求妻子的意见,妻子说:“作为家人,我肯定是不希望你去的;但是我也是江花村的一员,也希望看到江花村好起来。”正是希望江花村好起来这个共同的期盼,文胜良坚定了建设家乡的决心。
上任后,文胜良深刻认识到要打开工作局面,必须通过党建引领来凝聚全村党员群众的信心。在文胜良的带领下,江花村党总支首先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开始,有序组织党员参加“三会一课”,还开设了“党员夜校”“新时代讲习所”,既上党课学理论知识,又谈心交流探讨村级治理。经过6个月的整顿,逐步将党员、群众凝聚了起来,支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大大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凸显。
队伍带好了,接下来就是解决村上拖欠村民修路的征地款等历史遗留问题。文胜良带着党员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情况,一个月内召开5次户主会,并且向全体村民承诺:“公路硬化之日,欠账结清之时。”公路硬化当天,文胜良带着32万元征地款以现金的形式发还给村民。
新班子成员合力划桨,“搁浅的船只”又有了新动力。人心齐,泰山移。江花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民生实事作为切入点,引领带动群众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9年至今,江花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14.2公里的绕村环线路拓宽至6米,并完成了黑化、亮化,完成55公里入户、入组公路硬化。筹、投资金600万元,酬劳4600余个,打造了瓦泥塘美丽屋场、戴家湾红色屋场。建设过程中,村级集体经济无新增负债。
党建引领产业链
奏响“三农”发展新乐章
筑梦沃野绘新图,乡村振兴正当时。江花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走出一条“链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道路,通过党支部强在产业链上、党员干在产业链上、资源聚在产业链上三方面,以抓实“链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产业链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奏响“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昂扬乐章。
2019年开始,江花村探索并形成“1+3+N”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即“搭建一个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平台、融合一二三产业、整合N个珠宝产业上下游资源”。江花村引入了专业、成熟的乡村振兴市场化运营团队,制订并实施江花产业振兴计划,打造“江花Go”线上平台,结合当地特色的珠宝产业,开发了一系列文旅产品、农创产品、生态农产品,走上了“现代化农业+”的新模式,这也是江花村党总支“党建引领平台,党支部共建产业”的创新之举。在江花村集体运营公司的前期运营中,乡贤们投资6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后期村集体投资成立的平台公司更是由30多名乡贤出资2000万元占股40%,乡贤力量成为江花村发展的中坚力量。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为进一步促进产业振兴,江花村既强整体,也聚焦个体,其将“党员干在产业链上”作为产业振兴的“根脉工程”。江花村党总支领办“江花Go”平台,负责全村农副产品销售。由江花村党总支下属三个党支部领办三个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杨华江党支部领办集体茶园,主导国家级良种红茶园管理,结合正大亿元猪场,打造50吨沼液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古乡党支部领办粮食产业,打造沿江千亩优质稻基地;插花党支部领办千亩油茶产业链项目,打造集油茶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江花村转变观念,让市场经营赋能,打造江花产业体系。成立湖南江花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集团,作为江花村乡村振兴创新型平台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盘活原古乡小学、敬老院等闲置集体资产,统一流转土地,充分利用闲置资产、土地等入股51%,本村乡贤占股40%,运营公司占股9%。由平台公司统筹负责市场运营,打造“一江、二环、三基地、四产业、五金花”的江花产业体系。
同时,江花村强化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抓住“品种、品质、品牌”三个关键,按照短中长相结合的产业项目布局,打造江花村抖音直播带货IP,通过线上平台,打通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任督二脉”,将江花村四大支柱产业“大米、油茶、茶叶、辣椒”进行深度加工、品牌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由“江花Go”平台进行统一销售。通过这种模式,江花村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年取得突破。
党建引领聚人才
蓄足发展强大新动能
产业兴旺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江花村通过凝聚乡贤力量、青年人才回乡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式,蓄足了发展动能。
在江花村,有80%的农民从事珠宝零售行业。过去,为了谋生,当地农民纷纷外出“打章子”,因此,这里也成了有名的“中国首饰文化之乡”和“章子客之乡”。现在,这些从村里走出的“章子客”已事业有成,家乡的发展成了他们放不下的“心事”,渴望反哺家乡的愿望也愈发强烈,江花村支村“两委”班子借此机会大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章子客”们纷纷将在外投资创业的智慧、经验、人脉、资源转换成了家乡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文胜良便是这些“章子客”的典型代表。
江花村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宁乡市委组织部作为乡村振兴后盾单位,选派第一书记入驻江花村,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个方面,助力江花村打造了江花茶油、江花红茶、生态大米为主导的集体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红色江花、产业江花、宜居江花、数字江花、云上江花为乡村振兴两年目标。
江花村着力为有能力、有拼劲、肯干事的青年建场地、搭台子。加强对青年农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引导、鼓励和全方位的支持,主动打造农业农村创业平台“江花Go”APP引凤回巢;同时,通过派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选调生到村任职、竞聘后备村干部等方式,充实村级年轻干部力量。一批批作风踏实、有闯劲有干劲的青年人才走上舞台,为江花村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
戴晓是江花村一名流动党员,也是第四代章子客传承人。8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就创立了自己的珠宝品牌“珠宝通”,现已初具规模。2021年底,江花村召开党员大会商议乡村振兴规划,恰巧回乡探亲的戴晓参加了这次党员大会。会上,文胜良向全村党员汇报江花村的乡村振兴思路和产业发展模式。戴晓听后深受震撼,当下便做了个重要决定——返乡创业。2022年初,江花乡村振兴有限公司成立。
5月18日,江花村原古乡小学的围墙被推翻,标志江花村乡村振兴创新基地动工。基地分为红色文化党建馆、数字江花展示厅,江花乡村振兴有限公司产品直播基地、人才孵化基地等。未来,这里不仅是江花村乡村振兴的物质依托,更是江花村乡村振兴事业的核心枢纽。
党建有活力,发展添动力。如今的江花村,乡村人居环境美起来了、村民口袋鼓起来了、村级集体经济强起来了……一个个产业、一项项举措,夯实了群众致富的道路,党建引领释放的强大动能,正在让这方热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