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道如虹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2022-07-13 09:24:25
—分享—

金洲大道。左志平 摄

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四通八达的路网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 资料图片

建国前的宁乡,穿梭在沩、乌、靳三水的“乌舡子”。 资料图片

改革开放初期的宁乡交通。 资料图片

文稿:邬艳 喻冠男 摄像:任铁 李艺超 杨亚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一个“先”字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千百年来,宁乡人始终敢为人先,致力于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四通八达的路网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出了快车道。

宁乡,东临长沙,南接湘潭,西与娄底交接,北与益阳毗连,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这里繁荣的交通体系。与现在纵横交错的路网不同,古时官家文书传递、物资集散、人员往来大多依靠驿道和水运。

时光回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贵族顺水从中原而下,最终定居黄材镇,造就了灿烂的炭河里青铜文明。“宁乡的古代交通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周时期,因为宁乡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的炭河里青铜文明。宁乡这地方甚至整个湖南这个原材料铜非常缺少,通常认为(原材料)是从湖北铜绿山那个地方运过来的,到这个地方估计有几百公里,那个时候车子不是太好,它只能通过水路交通。”宁乡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文物科副科长孙炳丽介绍。

而商周时期一个车辖的出土,证明宁乡早在商周时期就已有陆路交通。“宁乡发现了3000多年前商周时期的一个车辖,证明了商周时期宁乡一定有车子了,有可能是战车、运输车,说明宁乡那时交通以水路为主、陆路为辅,也反映了自古以来至少从商周3000多年以来,宁乡是非常开放、包容的一片热土。”孙炳丽介绍。

宁乡建县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据今已有千年历史,相比宁乡建县,宁乡设驿站的时间则早得多,据多部旧县志记载,玉潭镇自西晋时起,就是新康县一个驿站的驻地,五代时则正式定名为玉潭驿。而宁乡开设古驿道的时间就更早了。“驿道就是官道,宁乡最早的驿道有记载的是唐朝,唐朝在这里设玉潭驿,真正全面完善这个驿道的体制到了明朝,完善了宁乡的三条驿道。这个驿道的历史就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光绪后期,就基本上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文史专家姜福成介绍。

驿道是中国古代陆地交通主要通道,同时也属于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明、清时沿袭元制,明制更为十里为一递,既设司兵以传递公文,又设铺长往来巡查。前清时期,总铺下辖三条驿道,22铺;直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县城设邮政代办所。宣统三年(1911年),湖南设邮政管理局,宁乡设三等邮局,驿站、铺递皆废,驿道也改称县道。而在古时,由于马匹养护成本高,宁乡进出口物资、民众出行主要还是靠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我们有四条河,沩、乌、靳、楚,我们宁乡通湘江历来就(靠)八个水埠码头,(其中)沩江上六埠,从黄材开始一直到双江口,乌江有一埠,靳江有一埠。”姜福成介绍。

据资料记载,建国前的宁乡,沩、乌、靳三水木帆船航道共205公里,有3000艘左右的“乌舡子”穿梭其间,专业船户500户,其余是亦农亦运的船户,每年往返内外河航行,少则3~4次,多则5~6次,直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逐步萎缩。

随着时光的脚步,我们来到民国时期。民国18年即1929年,我市有了第一条公路,即过境的长常公路,如今的319国道前身。据民国《宁乡县志》载:湘中长常公路经过宁乡,凡四十二公里。自县城达油草埔,称长宁段;自县城达沧水铺,称宁益段。长沙至宁乡段,1928年7月动工,1929年8月建成通车,是宁乡通公路之始。“这就是宁乡的第一条公路,公路的出现对整个社会运输、人的往来都产生了一次革命性的转变,这条路除了交通意义以外,还有战略意义,到1940年代,(日军)控制了长江航线,往重庆的物资主要就是从这条路运送。”姜福成介绍。

长常公路修好后,县域内又相继修了长宁公路、宁沩公路、宁湘公路等,拉通了宁乡前往长沙、湘乡、湘潭,县城前往黄材镇、东湖塘镇等地的交通。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县域内公路差不多尽毁,直至1949年长宁公路才重修好恢复通车。

建国后,宁乡工农业迅速发展,商品流通急剧增加,落后的木帆船和人力运输已不能满足需要。1956年1月,宁乡召开第一次交通工作会议,制定交通建设近期和远景规划,2月具体布置公路建设任务,揭开了宁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民修公路的序幕。如今龙田镇百花坳上的柘湘公路英雄纪念塔便是那一段历史的见证。此塔建于1960年,专为纪念柘湘公路筑路工人而修建。

柘湘公路宁乡段,起于与安化交界的百花坳,止于与湘乡交界的湘乡坳,长37.39公里,于1959年12月10日动工,1960年1月23日竣工,在短短的43天时间里用工142.53万个,平均每天有33000多人奋战在这条公路上。“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地处崇山峻岭,修建难度非常大,这些民工可以说是冒着寒风、踩着积雪,战天斗地,忍饥挨饿,用箢箕、锄头、扁担,靠人工手提肩挑,日夜奋战,就修成了这条37.4公里长的公路,在当时来说是个奇迹,很多民工为这条公路的建设付出了艰辛,甚至献出了生命。”龙田镇文化站站长刘求知介绍。

今年81岁的廖雪初当时在工地上当宣传员,他白天负责写标语,晚上就去挑土,据他回忆,最早都是凌晨一点下工。“每天白天主要时间是写标语,到晚上,六点多钟就吃了晚饭了,那就是出去担土,落雨、落雪,不管什么天气都要去,天晴就穿鞋子,落雨就是打赤脚,落雪就是草鞋用棕叶包着,都不存在怨言,都想着反正多做点事。”廖雪初说。

作为一项突击任务,柘湘公路是为抢修柘溪水电站输送电力高压线而修建的,但是它的拉通对周边县市区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当时是用于战备,是一条战备公路。到现在来讲,它贯穿湘潭、长沙、安化,是我们湘中地区的一条交通要道,为我们这几个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刘求知介绍。

1956年至1960年,宁乡连续5年开展了自力更生修公路的群众运动,累计建成省、县干线公路21条,长466.98公里;乡村道23条,长108.68公里;大中型桥梁11座,长847.4米,全县干线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从1960年开始,我县开始大力建设乡村公路,进入1980年代,开始对区乡道路和乡间小道不断进行改造,使绝大部分乡村道路被逐步改造成乡道公路和机耕路。

不经意间到了1994年,这一年在宁乡交通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一年宁乡出现了第一条水泥路,也就是现在的319国道。它的出现改写了宁乡人出门“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宁乡县城的运输条件,为宁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时,319国道交通密度非常大,加之是砂石路面,坑坑洼洼,每次雨后都要进行抢修。它的水泥硬化得到了沿线群众和全体宁乡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

“那时候沿线的群众都很受欢迎,水泥路使用寿命长、不烂路,特别是过路的司机非常配合我们,那个时候要单线行驶,挡车挡了两公里路,都毫无怨言,(说)你们打水泥路,我们积极配合。”原宁乡县公路局副局长袁志平介绍。

20世纪末、21世纪初,宁乡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迫切。1998年对当时的宁乡可以说是收获之年,当年7月第一条通过宁乡的高速公路——长益高速公路通车;10月石长铁路建成通车,在宁乡设站4个;2001至2005年我市掀起全民修路护路的新热潮,5年引进外资近8亿元,新修水泥路689.045公里。与此同时,在宁乡交通史上占重要位置的宁横公路也开始修建。

宁横公路是宁乡腹地的一条主要公路,关系着回龙铺、双凫铺、横市、黄材、流沙河、老粮仓等乡镇近60%以上群众以及娄底、安化等周边县(市)群众的出行。“老公路它是1950年代初建起的,老公路的线型差、路基窄、路面差,所以根本走不通,全县凡属集镇地段基本上都堵,特别是白马桥这里,要堵一两公里长,要进城,有时候要堵一两个小时。”原宁乡县交通局副局长杨守愚介绍。

交通的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这条路建好以后,上面(宁乡西部)的发展就看得见,非常快,群众的积极性相当高,因为他们深受这条路不畅通的苦。修好以后,全线群众都非常高兴,原来到宁乡,从沩山(下来),一天还到不了县城,搞好以后两个多小时就可以进入县城了。”杨守愚说。

进入21世纪,宁乡步入高速发展时期。2003年4月,被誉为“县级三湘第一路”的宁乡大道建成通车,为宁乡经开区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年5月启动建设的二环西路拉开了新城区建设的“骨架”,城区面积大幅增加。

作为紧邻长沙西部的县域,宁乡深刻认识到,东进是主攻方向,融城是希望所在,而交通是关键。2008年8月15日,随着金洲大道的建成通车,宁乡与省会更近,宁乡的发展也更快。

金洲大道宁乡段以一级公路标准兴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宁乡交通人抢抓一切有利条件,用不到1年时间完工,比原计划提前1年拉通,创造了当时的“金洲速度”。“金洲大道的建设拉开了宁乡县城的骨架,拉通了宁乡到长沙的第三条通道,开通了宁乡长益段的第二个高速出口,为我们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当时我们是全城线道路建设指挥部,后来创建了金洲新区,为宁乡的这个工业招商引资、各方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平台。”原宁乡县全城线道路建设指挥部工程科科长刘朝晖介绍。

启动长常高速金洲互通、运作金洲新区开发、建设金洲大道……一系列“大动作”拉近了宁乡与长沙的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从根本上改变了宁乡的发展区位、发展速度、发展效益和发展前景。

“十三五”期间,我市又建设了金岳公路、华强大道、人民北路、金唐公路二期、黄龙公路等干线公路和市政道路,进一步完善了宁乡的路网结构。2018年,随着岳宁大道的顺利通车,宁乡至长沙城区只需20分钟,它的建设标志着宁乡开始进入立体交通时代。

交通大动脉纵横交错,通往农村的毛细血管也越织越密。2016年以来,宁乡在全国首创农村公路“政府投料、群众投工”建设模式,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在“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以路串美景、以路兴产业,为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宁乡进一步抢抓机遇,把交通放在全市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来抓,高速、高铁、农村公路、军民两用机场建设等齐头并进,多点发力,构建起立体化交通大格局。

浮光掠影中惊鸿一瞥,宁乡交通运输发展始终“元气”满满、动力澎湃。目前,常益长高铁益长段已启动联调联试,试运行验收通过后,益长段将正式开通运营。我市又向高铁时代迈进了坚实的一大步。

事实上,宁乡对未来的交通格局规划远不止于此。作为省会长沙“一体两翼”战略空间布局的“西翼”和国家级湖南湘江新区的重要组团及纵深腹地,宁乡,在强省会战略和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被寄予厚望。2021年,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长宁城市快线建设。宁乡将又多一条对接长沙的快速通道。宁乡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举全市之力推动长宁磁悬浮快线、长吉高速(宁乡段)等牵引性、标志性重大交通项目早日建设。未来五年,宁乡将形成以高铁轻轨和田字型高速为骨架、国省干线为动脉的综合交通体系。

“宁乡市将坚持东进融城的战略发展思路,依托长吉高速、长宁快线,普瑞大道西延线、南北横线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的落地,实现与长株潭都市圈的战略接轨、交通接轨和产业接轨,实现融入长沙主城区‘15分生活圈’,全市各乡镇‘15分钟上高速’的目标。”宁乡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厚阳介绍。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大交通、大网络、大格局,肩负着宁乡融城梦想的交通建设,必将引领宁乡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宁乡,必将乘着方兴未艾的新一轮交通建设高潮,深入融合省会长沙,大步迈入长株潭一体化时代。

文史专家:孙意谋 谢仲舒 李乔生 文国旺 徐拂荣 姜福成 夏时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