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李向 朱佳) “从2020年到2022年近三年时间内,市人民法院受理的金融类案件量成倍增长,占比由2020年的7.92%增长至2022年的40.99%。在此情况下,市人民法院决定成立金融消费案件速调中心(以下简称:速调中心)。”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谢苗苗介绍,近年来,受疫情防控等因素的影响,大量金融消费案件涌入法院。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稳金融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权益、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2021年11月15日速调中心正式成立,对金融纠纷进行集中处理。
2019年起,龙某因经营需要向某银行借款并通过网络平台与该银行签订了多份《个人借款合同》,至2022年4月5日,龙某就应还借款本息造成多次逾期,银行多次催收未果后诉至市人民法院。
该案通过繁简分流系统移交至速调中心调解员处。在调解员与龙某沟通后得知,龙某经营的多家商铺因疫情原因入不敷出早已关闭,龙某本人不幸经历车祸,现行动不便无法工作,家中房屋也已变卖还债,目前一家人在廉租房居住,全部经济来源仅靠妻子打工收入,龙某对借款本金无异议,但现阶段无法偿还。
调解员综合分析案情后,考虑到龙某的现实困境,通过背对背调解,耐心与双方沟通,最终,相关银行自愿放弃主张的罚息、复利、律师费1万余元,同时将年利率标准调低6%,同意龙某对欠款分36期(36个月)偿还,并将第一笔还款期限延缓至三个月后,让龙某终于能够“喘口气”了。
“专人负责诉前调解、一案负责到底;优化诉前调解程序、提升办案质量;审理团队案件包干,做好服判息诉。”提到具体的工作举措,谢苗苗用三句话进行了概括,她告诉记者,速调中心通过制定调解工作流程和对接制度机制,做好繁简分流工作,充分运用“闪信+”和司法送达平台,采取线下现场调解、线上“多无调解”的多种调解模式,由专业调解员、特邀各行业调解员积极参与调解,有效构建了源头预防、非诉在前、多元化解的分层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路径,节约了司法成本,批量处理效果好,实现多赢局面。
据了解,从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5月19日,速调中心共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银行卡纠纷等共计2230件,占全院同期案件办理数量的23.27%。速调中心对该类案件优先通过诉前调解程序办理,由两名专业调解员对接诉前调解工作。对于诉前调解未成功的纠纷迅速转入诉讼程序,由3个诉裁团队负责调解未成功案件的速裁审理。半年多来,速调中心诉前调解成功案件725件,诉前调解未成功进诉讼程序审理的1430件,办结1352件(其中调撤164件),办理中78件,平均结案周期13.6天。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