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护诗画白龙 同筑百年乡村梦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2-05-11 09:20:33
—分享—

白龙社区文化广场的宣传栏。段华良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推动乡村实现振兴,要下好组织振兴这一先手棋。建强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人心聚起来,力量强起来,乡村事业就会旺起来,乡村振兴路上的冲劲闯劲就会更加充沛。

近年来,白马桥街道白龙社区年轻党员干部争当居民的知心人,与群众同坐长板凳拉家常,知道了百姓缺什么、盼什么,喜欢什么、忧虑什么;争做敢担当善作为的“领头雁”,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各项事业建设,收获了群众信任和认同,开拓了发展新天地。同时,以“屋场夜话”为契机,与居民谈心交心,下大力气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基层注入新生力量,为乡村凝聚创新活力。尤其是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创建、人居环境整治、关爱妇女儿童等工作中,白龙社区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方法,真情关爱、精准施策,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入画来

“刘大哥,您这个烟头可不能这样扔了,社区也是自己家,美丽家园咱们每个人都要爱护起来!”“陈婶,你家的黄瓜开花啦,长得真好!只是菜园里落叶要清理一下了。”……近日,记者来到白龙社区四组淞溪庵美丽宜居村庄,碰到该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庆珍正在巡检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她笑盈盈地和每个居民打招呼,并及时指出不足,纠正错误。

干净的公路巷道,窗明几净的院落,摆放整齐的环保垃圾箱,花园式休闲广场……行走在淞溪庵美丽宜居村庄,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我们倡导人人动手,营造建设美丽家园的氛围,提升人居环境。积极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挂牌等活动,增强居民保持优美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党员、干部深入网格,通过‘屋场会’‘家访’、‘微信群’线上交流等形式,大力开展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引导广大农村妇女、雷锋志愿者、社会组织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朱庆珍告诉记者,白龙社区鼓励各组创新人居环境整治方式方法,勇于创造乡村治理“微经验”;及时总结提炼,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让群众感到同心、舒心、暖心,“一户一景、一组一貌”的美丽乡村图景逐步呈现。

“有花、有树、有景、有情,真可谓‘美丽乡村入画来’,变化显而易见,住在这里,很舒服,很幸福。”68岁的居民赵相如双手放在背后,踱着小方步,自豪地介绍起来,在朱庆珍的带领下,社区居民人人拿起清洁工作,从清理自家房屋院落,到走入田间地头清理垃圾、清扫乡道村道,用行动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共建美丽宜居村庄,共享美丽家园。

为了打造美丽宜居村庄,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进一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朱庆珍按照门前“三包”“院内五净”要求,采取入户指导、现场示范、观摩学习等形式,组织妇女群众整理庭院,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栽花种树,绿化美化环境,发展庭院经济,让妇女群众学到方法、看到变化,实现“美在农家、富在庭院”。

在推进“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中,白龙社区设置环境卫生“红黑榜”,坚持“家庭自评、小组初评、创建组推荐、社区审定、公示”的评选程序,形成人人参与、积极争先、互比互学的热潮,以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打造了一批书香庭院、和谐庭院等特色庭院。白龙社区松溪庵美丽宜居村庄成功创建长沙市五星美丽宜居村庄。

党建引领,强村富民共和谐

“别看里面看不见几只虾,其实一大桶有600公斤虾哟!”在南美对虾养殖基地里,一尾尾晶莹剔透、活蹦乱跳的南美白对虾跃出水面。正在打捞对虾的老板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他一直从事小龙虾和南美对虾养殖行业。通过前期对宁乡气候和水质等多方调研测试,决定试养南美白对虾。“目前试养了5个大桶,预计出虾可以达到3000多公斤。1公斤卖80元,产值可达到240000元。”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朱庆珍深谙其理,积极探索推动居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通过引进项目、优化种养结构、环境卫生大家评等多项措施,实现“产业兴、农村旺、环境靓”的工作目标。目前,白龙社区已开发湘莲基地、龙虾基地,以产业为支撑,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2021年,淞溪庵美丽宜居村庄采取“农户(土地入股)+社区(种苗、管理入股)+支部能人(资金入股)”的模式,引进湖南省荷香醉人农业有限公司入驻,居民自愿将种植范围内的土地以入股的形式交给社区用于湘莲种植,社区则按照年利润一定比例给予居民股权分红。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还促进了社区集体经济发展。

据悉,白龙社区共种植荷花50亩,莲藕种子三年为一个周期,莲藕预估产值为137.46万元,利润预估为2.15万元/亩。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白龙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为政府分忧、为社区解难、为居民服务的理念,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坚持以问题需求为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建立微网格,实行党员联户,用心用情当好民情信息“采集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安全隐患“排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诉求,有效拓宽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真正实现百姓呼声有人听,问题诉求有人办。

“早几年前,我们组可不是这般光景,道路狭窄坑洼,一到晚上就乌漆麻黑,垃圾到处乱扔。如今环境焕然一新,鸟语花香,路灯通明,别提多好了。”在白龙社区四组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赵相如说。

“我们一直在思索,要推动乡村振兴,关键靠党组织的力量,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才能带动社区居民,形成全员参与乡村振兴的最大向心力。”朱庆珍表示,这华丽蝶变的背后,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发挥的巨大作用。据统计,“四联五到位”民情大走访工作开展至今,白龙社区共搜集各类问题73个,至目前,已解决68个,解决率93%。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