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福镇:2.3万亩稻田披绿装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2-05-06 10:09:41
—分享—

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一排排秧苗整齐地挺立在稻田里。龙健玲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龙健玲 陈燕) 当前时值春耕春播时期,农谚有“春争日、夏争时”之说。近日,在资福镇珊瑚村的田间,插秧机来回穿梭,随着充满节奏的“咔嚓”声,秧苗被整齐地插入田中。快插秧、插好秧,人机齐上阵,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初夏田园画卷。至目前,资福镇23000亩早稻插秧工作已全部完成。

明亮的稻田,青翠的秧苗,种下一片希望。排列整齐的秧苗迎着风儿轻轻摇摆,展露出勃勃生机,几个月后,将变成沉甸甸的稻穗。“今年政府大力提倡种植双季稻,政策方面的力度也很大。我在本村流转了近500亩农田,其中200亩用来种植今年推广的再生稻,准备大干一场。”正在珊瑚村新稠组开着耕田机忙活的该村种粮大户喻建文停下来农忙的步伐,告诉记者,“今年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我又新购置了一台插秧机和一台耕田机,争取为国家的粮食增产作贡献。”

据介绍,再生稻即种一茬收获两回的水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再生稻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可节约不少人工成本、肥料成本。而且,再生稻两季总计通常比其一季稻的产量要增加50%,对粮食增产有着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在珊瑚村月阳组的农田里,已脱贫户李桂良正和农机手默契配合,很快,一丘田就换上了绿色的“新衣”。记者粗略算了一下,插秧机运行约10分钟就能插满一亩田。据介绍,人工每人每天最多能插秧一亩稻田,使用插秧机插秧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插秧机插秧植株分布均匀,利于水稻生长,每亩比人工插秧增产约100公斤到200公斤。李桂良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去年种植了120多亩田,收入有10来万元,今年扩大到200亩,收入肯定会更好。我相信,靠自己的努力,加上政府的好政策,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记者注意到,放到插秧机上的秧苗都是带着泥一整块卷起来的,就像卷筒纸一样。原来,这种“卷筒秧苗”是把在秧床上培育好的秧苗卷起来运输到稻田里移栽,不仅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运输成本低、存活率高。

据资福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介绍,今年该镇早稻种植任务为23000亩,为提高农户尤其是种粮大户的积极性,镇村(社区)除了在农田流转上提供帮助,还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双季稻的补贴可达到每亩400元左右。技术支持上,该镇党委政府今年邀请上级专家召开了两次全镇种粮大户会议,对早稻育秧、早稻秧苗移栽大田以及秧苗后期维护管理进行全程指导;同时镇农办分成三个指导组,每天到田间地头进行全程跟踪和技术指导,建立台账。通过全镇上下的努力、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该镇23000亩早稻插秧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