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希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多么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乐于助人这一美好品质的象征。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从小就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我也曾以为自己耳濡目染、是个好少年,直到那个“红领巾”少年的出现,让我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那是一个夏日的放学后,天公不作美,毫无预兆地下起了雨,我却没带伞,见雨势也不是很大,我一咬牙冲进了雨幕中。
在路上,我看见一个“红领巾”少年,在另外一个同学背后撑着一把透明的雨伞。我猜他们可能是同学,也没多想,加快了脚步。过了一会儿,我感觉头上的雨好像停住了,又放慢了脚步,可不知为何,我的回头率也增加了,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一心一意赶路。
又走了一会儿,终于到了我和妈妈约定的地点。妈妈把我拉进她的大雨伞下,向我背后轻声说了声“谢谢”,又问我道:“后面那个是你同学吗?”我愣了愣,我后面有人?连忙转过身去,心头猛然一颤:正是那个帮同学撑伞的“红领巾”,是他在一直帮我撑伞?也许他与那个同学并不相识,也许他现在正要去帮助下一个同学。看着他那湿透了的背影,我心中涌起一股敬意。
相比他来说,我也只单单停留在将“雷锋精神”当口号的层面上,像“红领巾”那样的少年,才是当代的“活雷锋”呀!
(作者系白马桥街道滨江小学1605班学生,指导老师:罗艳红)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