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旺
严岳乔(1904-1970),宁乡青山桥人。
严岳乔是宁乡工农运动最早的积极活动者之一。1924年冬,做小学教师的他和同是青山桥人的梅冶成等人一起,在流沙河、青山桥等地开办平民夜校,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对农民进行反帝、反军阀、反封建的教育。他在流沙河的文昌阁平民夜校上文化课时,给农民教“人”字时说:“你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少数人享福而大多数人受苦?”教“手、足”时说:“手是做事的,脚是走路的,为什么有些人两手不伸,还有别人服侍;两脚不走,还有别人抬他走?”这种教法,农民既学了文化,也提高了阶级觉悟。
严岳乔是宁乡革命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1925年2月,宁乡第一个党组织“宁觉”支部成立,他是在成立大会上第一批宣誓入党的11人之一。
严岳乔是宁乡共产党组织早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26年8月,他就担任宁乡特别支部的书记。这个时候,北伐军已经克复宁乡,他大胆的公开党员身份,其他党员也公开身份,使共产党员在工农运动中更加积极有为的开展工作。1926年10月,他到武昌学习农民运动的开展。1927年1月,他担任中共宁乡地方委员会书记。可以说,他是正式意义上的宁乡第一任县委书记。
严岳乔是宁乡工农武装斗争的首任总指挥。长沙反革命政变“马日”事变后,宁乡积极做好应对准备。1927年7月中旬,湖南省委根据当时的不利形势,要求宁乡县委潜伏下来,县委书记改由罗养真担任,严岳乔专任武装组织工作。7月下旬,他和谢南岭、徐上达、梅冶成、喻东声等宁乡工农领导者一起举行了沩山起义,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1927年10月,他在青山桥石桥铺一带,协助县委书记夏尺冰,谋划宁乡、安化、湘乡边界的秋收起义。
严岳乔是白色恐怖下恢复宁乡党组织的功臣之一。大革命失败后的1928年4月,由于国民党疯狂屠杀、捕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宁乡党组织解体了。1928年年底,因为沩山起义失败、宁乡的秋收起义中止,流亡在洞庭湖区的严岳乔秘密潜回宁乡,联络部分地下党员,大约在1929年初,在大成桥地下党员刘学文家的后山,成立宁乡地下工作委员会。这样,中断大半年的宁乡党组织得到了恢复。接下来,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联络革命群众,筹谋组织武装队伍,继续坚持战斗。
严岳乔是宁乡游击斗争的开创者之一。到1930年5月份,他和徐上达、钟杰联络到了50多位革命同志,开始了宁乡的游击战斗,正式成立游击队。到1930年9月份,游击队不断壮大,中共长江局给了番号,在横市铁冲与桃江交界的雪峰山,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二师,严岳乔任师长。经过三起三落的艰难斗争,最终遭到失败,革命战士只能潜伏下来。
严岳乔是参与长沙和平解放的宁乡群体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健启用极端反共分子、益阳人曹明阵来宁乡“剿共”。这位“曹屠夫”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灭此朝食,使宁乡共产党组织处于最黑暗时期。严岳乔在1932年红二师起义失败后,再次流亡外地,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为了生计,投入国民党部队栖身。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1949年1月设法脱离国民党部队回到长沙,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参与军事策反活动,取得成功。
长沙和平解放后,严岳乔被安排到湖南师院附中广益中学工作,1958年受到错误处分,回家劳动改造。1970年病逝,终年66岁。1982年平反,对其家属按规定予以抚恤。
严岳乔的革命生涯主要集中在大革命前后的1923年至1932年。他作为宁乡党组织早期的主要负责人和工农武装斗争、游击斗争的总指挥,革命活动积极有为,表现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不折不饶的斗争精神,同时培育了大量革命火种,鼓舞着宁乡人民的斗志,从而使宁乡人民在各个时期都能顽强的继续坚持革命斗争,让宁乡的革命火种从未熄灭。解放战争时期宁乡的黄唐起义,领导者群体里,有些就是当年严岳乔的革命战友,革命思想和革命意志深受其的影响。
严岳乔的革命活动,是大多数革命者在地方革命经历的缩影,遵循和体现了革命的发展规律,即:主动学习马列—领悟革命特点—提高工农觉悟—发展工农运动—建立党的组织—掀起农运高潮—开展武装斗争—保存革命火种—不弃革命热情—抓住有利时机—发挥革命特长—服务革命大局—取得最后胜利。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