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后一份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2-03-10 09:40:27
—分享—

陈思琪

清晨六点,一个城市刚从香甜的梦境中苏醒。与这份恬静恰恰相反的菜市场,正在用新鲜与活力诠释着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一份“民以食为天”。这里的小贩从城市各个角落汇聚一堂,谈笑的乡音与讨价还价的喧哗把每个人的脸都镀上了一层纯朴的光。然而,其中一个常驻摊主却显得格格不入,他的摊前没有谈价的余地,所有人都仿佛达成协议一般地直来直去,拿货付款。即便如此,却依旧无法阻挡顾客对这个摊位的钟情。

老赵年近五十,满脸的横肉与光滑的寸头是他常年的标识,一身深棕色文化衫往往在一早就已浸湿大半,粗短的手指也被香烟熏成了深黄,这也将人衬得有些凶神恶煞。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长得“标准”的暴发户模样的人,行事却格外低调。与其他摊主争价时的面红耳赤和无奈相比,他显得格外沉默,甚至可以说是死板、固执!无论顾客怎样好说歹说,他总是一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样子,冷静得有些不近人情。慢慢地,就与顾客心照不宣。然而,想在这个鱼龙混杂的菜市场争得常年不变的客流量,可不是一份沉默便可换来的。老赵的本事自在胸中,手起刀落,一份完整的鱼片就出现在顾客的眼前。最绝的是,在这行刀过程中,哪怕老赵的膀子肉也跟着颤动,那鱼腥沫子也绝不会四溅。

“凶恶”的老赵,每到上午十一点半准时收摊,雷打不动。每到这个点,他会在鱼池中精挑细选一条肥美的鱼,砍下一段草草放入袋中,再将仍带有大块肉的鱼头和鱼尾丢在案板上,抽起烟来。这么好的鱼,很难让人不心动,哪怕是鱼头,也可以做一道美滋滋的剁椒鱼头菜啊。老赵就是这臭脾气,无论如何都不卖。他在等人,这并非是两人有什么亲缘关系,也非老婆婆死乞白赖地求他留鱼。颤颤巍巍的老婆婆独居了十几年,丈夫的去世与孩子的远隔让流浪猫成了她忠诚的伴侣。一直勤俭持家的老人将微薄的养老金都拿来买鱼养猫。他人眼中的怪异只被楼下老赵所理解。托这份人情,老人每天都能买下这最后一份“剩鱼”,跟猫一起搭上一餐。老赵每次面对她眼中的感激,都装作不耐烦的样子,挥挥手。她透过老婆婆看到了自己的母亲,睹物思人,让他执着于等待。

这座城市的人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向前奔走,直到夜幕降临时,才稍拂一天的疲惫。有人说,城市是无情的战场,下一秒便不知去向何方。我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奋斗者,看着他们坚持与自立背后的温暖,或许这是亲情与爱的融合吧。每一份他人的帮助与感动,都成了我们一步步奔向理想的动力。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愿你也在这平常的温暖中一路感受、一路播种!(作者系宁乡一中843班学生,指导老师:杨长华)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