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呵护“小不点” 振兴“大产业” ——宁乡市干群积极应对雨雪天气、做好烟苗防寒防冻工作综述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2-02-16 09:56:35
—分享—

烟草部门和乡镇负责人正在检查烟苗。 资料图片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先强 李家军

烟叶生产,是从一粒比芝麻还小的种子开始的,算是跨年头种植的特殊农业产业。今年我市烟叶产业自2021年12月26日开始播种生产,现已经历了元旦和春节“两节”。

记者获悉,宁乡市委、市政府于1月28日发出《宁发(2022)1号》文件,印发《宁乡市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全面构建全域美丽、高质高效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要做强粮食、花猪、茶叶、蔬菜、枙子、蓝莓、烟叶等十大优势产业。

实践已经证明,烟叶产业是当下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富民工程,也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能解决部分农村劳动力就地致富,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配套,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规模经营,是难得的一个能够兼顾好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农村发展的好项目,是全国各地都在尽力争取的多赢产业。

春节前后,连续多轮雨雪天气,给我市2022年度烟叶生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如何精心呵护烟苗这个“小不点”,振兴烟叶这个“大产业”?“人勤春来早”,记者通过现场见闻了解到,我市干群积极应对做好烟苗防寒防冻工作,已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双层烟棚内“小不点”享受温暖

“棚外温度哪怕是降到摄氏零下一二度,这些烟苗都能‘享受’大棚内五六度、小棚内七八度的‘温暖’,有双层烟棚保暖,不会受到冻害的!”大屯营镇大屯营村烟叶工场的育苗户户主谭波兴奋地说。刚40岁出头的他,已种烟叶多年,今年承包本村和邻村那一大片烟叶育苗数量多达3万盘,并计划自家种烟80亩。他种烟叶经验丰富,还是当地的烟叶生产技术专干哩。

2月10日是正月初十,记者看到谭波呵护的烤烟良种“云烟八七”烟苗整齐分布在苗盘格格中,多数长成了“十”字形,一般都是“四叶一心”,单株高约1厘米,最大的叶片有瓜籽般大小。从去年12月26日播种以来,种子就萌发出绿色的“小不点”,变成了“新希望”!

“别的农业产业的‘冬休’时期,却是烟叶产业苦干实干的‘冬忙’时期!”陪同记者采访的大屯营镇郁金烟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成功山指着谭波的烟叶大棚说:“像他这样的烟叶工场,全镇共有5个。每个工场都有两座以上的大棚,大棚内再套置若干个育苗小棚。今年大屯营镇正常育出的烟苗,可足够供应大田栽烟8600亩以上。”

“保烟苗才能保烟叶栽种面积!”成功山告诉记者,温度是影响育苗工作的最关键因素,温室烟苗对冷害很敏感,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幼苗受冷害,而育苗环节最忌讳的是雨雪造成大棚垮塌。地处宁乡东南的大屯营镇为确保今年烟叶发展面积突破8000亩,雨雪来临之前加固大棚,共计使用了600根树木进行支撑。这些茶杯口般大小,口径约8厘米、长4至5米的撑树,能从地面撑到大棚顶梁或横梁,使育苗大棚经受住了连续多场雨雪的洗礼。

宁乡西部山区雨雪往往比较大,那边的情况又怎样呢?

“我们提早为中棚安装了大功率升温设备,并特别加固了中棚!”巷子口镇是新发展晒黄烟种植的乡镇,2022年度计划种植晒黄烟400亩,记者看到承担该镇集中育苗任务的是扶峰村境内6座中棚,该镇烟办主任陶定国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要争取完成500亩!联花、扶峰、双河和仙龙潭4个种烟村,都由村干部带头搞,各项工作落实快,准备都很充分。现在就提早准备20个先进的晒黄烟调制棚,其中计划种烟200亩的联花村正着手建一个大型晒黄烟调制棚。请放心,我镇烟苗经过几轮雨雪都‘平安无事’!”

烟叶微信群正能量“以苦为乐”

有178人的“宁乡烟叶”微信群,群员大都是烟草站和乡镇烟办、烟叶合作社负责人,而宁乡市烟叶生产指导服务中心、烟草分公司负责人也一同进了群,成为了上下最快捷的沟通平台。记者应允翻看该群信息,最显眼的是转发宁乡市气象台《一周天气预报》和湖南省农业气象中心、长沙市烟草公司烟叶技术能人工作室《长沙烟草与气象》,以及文件通知,最多的则是现场活动抓拍的照片、围绕烟叶沟通的话题等信息,天天都有诸多信息,热热闹闹。群主“烟草周文”告诉记者:“我们‘宁乡烟叶’微信群充满正能量,大家尽管从事烟叶生产都很辛苦,也‘以苦为乐’!”

记者翻看到,2月7日上午8点26分,群员李胜宝发出信息:横市铁冲18座中棚遭遇一场意外暴风雪,20多位兄弟从凌晨4点多开始抢险,采取措施应对,目前险情得到控制!

记者了解到,横市镇烟叶生产已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烟叶产量和效益第一名。今年该镇围绕完成烟叶种植面积1.2万亩、送售烟叶3万担的目标任务,抢抓机遇,自我加压,打造横市烟叶名片。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谢政乾说:“我们要确保面积,严防少苗现象发生,苗子不能出任何问题!”

谢政乾告诉记者,该镇主要领导多次到烟苗棚检查,利用村党总支书记会议部署烟叶生产工作,镇党委书记贺向阳还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特意召集烟叶合作社、烟草站负责人,交代落实烟叶防雪防寒具体方案。该镇对域内3处育苗点7座大棚和18座中棚逐一进行加固,高的大棚利用建筑钢架管加固,矮些的中棚采用树木加固。而每个育苗点都确定了抢险队员,具体到棚、到人,杜绝过年喊不到人的现象发生。

正月初七凌晨4时许,该镇新增的18座中棚,在短时暴风雪冲击下出现撑木倾斜导致棚体变形情况发生,应急队员和镇政府、烟草站、合作社负责人闻讯紧急出动,20多名干群一起除雪并重新加固,奋战4个小时,险情终于被排除。

记者获悉,宁乡烟草近两年投入巨资对大棚和中棚进行了全面翻新。今年全市39处育苗点共有37个大棚和78个中棚,播种613280盘,可供栽植面积达53863亩。这些育苗棚都通过了多轮雨雪考验,做到了“不倒一个棚、不伤一个人”,最大限度减少了低温雨雪天气给烟叶育苗带来的影响。

为烟叶“保驾护航”任重道远

烟叶作为宁乡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走在产业发展前列。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于新凡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滔及分管烟叶工作的市委常委、副市长蒋改平高度关注烟叶产业发展,多次参加调研、听取汇报,指示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烟区乡镇共同将烟叶产业做大、做优、做强。2月7日即正月初七,全体市领导出席的第一个会议就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宁乡“强省会”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强调扶持宁乡十大特色优势产业。

“烟叶播种后连续一个多月,我们都坚持双休日不休。抢险预备队伍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宁乡烟叶临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杨柳介绍,“所有育苗棚内24小时都有专门人员值守,并按每个大棚不少于3人配备了应急队员。早在1月26日,市烟叶生产指导服务中心和宁乡烟草分公司就制定《关于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工作方案》,成立了临时应急指挥部,掌握全市各种烟乡镇有关烟叶生产雨雪冰冻灾害情况,统筹调度处置育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领导们在应急管理一线值班,并按排班表分片带队进行安全巡查。”第一轮冰雪天气来临之前,宁乡烟草分公司副经理张庆富就率队深入烟区乡镇,对所有育苗大棚逐一检查指导,从白天忙到晚上10点。在中国人最看重的除夕和春节两天,市烟叶生产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周兵才和副主任洪国华都值守在应急指挥部。

“育苗大棚防寒防冻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烟苗是否受到影响?”带着这些问题,1月29日(腊月二十七),蒋改平带领宁乡烟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走进育苗大棚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正月初十,宁乡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熊橙梁一行又将价值2万元的八宝粥等慰问品送到育苗大棚从烟人员手中。

2月14日是正月十四,出现今年春节前后很难得的晴好天气,气温明显回升,种烟乡镇抢抓有利天气做好农事操作。只见育苗大棚内,人们纷纷揭膜晒盘,控制湿度,并间苗补苗。室外,有些烟农则抢抓好天气对水分适宜田块进行施肥起垄或覆盖地膜。

市烟叶生产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洪国华接受采访时说:“立春快半个月了,最艰难的时刻已去过,但后段还有倒春寒,对育苗和移植仍有较大影响,为烟叶‘保驾护航’任重道远,丝毫不可松懈!我市2022年烟叶生产任务目标是,种植烟叶5万亩、收购烟叶12万担,实现烟叶产值1.8亿元、烟叶税收4000万元,我们要力争超额完成任务,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