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龚志华: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2-01-18 09:42:01
—分享—

龚志华在车间察看生产情况。李家军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先强 李家军

“在我厂里打工的51名员工中,有15名是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多数是以前的贫困村民,他们上岗后到现在都过上了好日子!”宁乡天潮五金饰品厂董事长龚志华激动地说道。龚志华是巷子口镇仙龙潭村村民,也是残疾人,他得到镇政府支持,利用原集体企业废弃的厂房创办这家五金饰品厂已8年,于2019年被授予“宁乡市就业扶贫车间”,帮扶困难村民尤其是困难残疾人就业创出了佳绩。

生产车间机声隆隆,工人们正忙着冲压、切割、钻孔、装配、抛光、清理、包装,这是记者在宁乡天潮五金饰品厂车间里看到的一幕。

“我只有初中文化,视力3级残疾,2003年起到浙江温州搞了10年,先是在当地五金饰品厂打工,后来又以承包方式办过厂,2013年才回家乡自己办厂。”龚志华告诉记者,“我老家属宁乡西部山区,相对比较贫困,我自己是残疾人,特别同情残疾人,因为这个特殊群体就业规模小、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性差,我响应政府号召帮扶残疾人就业,促使残疾人通过就业,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家庭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龚志华创办的这家五金饰品加工厂,主要加工生产表带、手链、项链、挂件等小饰品。虽然是小小的饰品,但是销路很好,产品通过义乌等小商品市场远销欧美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饰品厂不仅给龚志华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为周边一些老弱病残者提供了就业机会,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比较合适的工作。

龚志华说:“我的厂子任职要求不高,男女不限,年龄也不限,非上肢残疾及智力残疾、有就业意愿、生活能自理就行。上岗主要是从事手工活,如首饰装配、包装等简易工作,有12道工序可供选择。”

年过5旬的刘义和是金枫园村人,因在建筑工地打工不慎大腿受伤致残,安了一条假肢,再到外面务工很困难。龚志华在其邻村办起这家五金饰品厂后,刘义和就来到厂里上班了。他离异后与女儿相依为命,几乎天天来上班,每个月至少有3000元的收入,供养女儿读完了小学和中学。

同属金枫园村的方彩良,其丈夫是重残者,而家有读书的女儿要供养,作为家庭顶梁柱的方彩良,感觉压力很大。进厂一做就是8年,成了钻孔岗位最熟练的老员工,操作又快又好,按件计酬收入是同岗位最高的,每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凭她的收入,撑起了全家的生活,供养女儿已读至初中。

龚志华看好五金饰品制造,认为国内外五金饰品销售市场广阔,特别是内销市场需求越来越旺,他正在着手开发内销产品。他的主要目标是,把帮扶落到实处,再提供一批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并让员工月收入稳定在2000元以上。

“当地政府和市残联给予我许多支持,我打算把这个产业做得更大,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到这里工作,增加他们的收入,让他们实现‘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人生目标!”谈起未来的打算,龚志华充满信心。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