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不远的灵魂,惊鸿般翱翔 ——追忆哲人李泽厚的宁乡情缘(二)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2021-11-08 09:31:13
—分享—

李泽厚(左)与友人交流。

前右小孩为李泽厚,左小孩为李泽民,后左陶懋柟(母亲),后右父亲李进。

李泽厚为母校宁乡四中题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陶子林正在书房查阅资料。

李泽厚(左一)与宁乡四中(靳江中学)同学相聚于北京。

陶家大院粮仓旧址。

李泽厚将自己在北京翠花胡同居所的藏书捐赠给岳麓书院,并以他的母亲名字“陶懋柟”命名捐赠书柜。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秋雨渐稀,浓雾弥漫,秋气凉润。只见十里山冲,金桂飘香;村庄周围,槿花盛开,细长的竹枝随风飘舞;村后小山坡上挂满或青或黄的累累硕果。

天空中,孤鸟高飞,翅膀高过云朵。沿着李泽厚幼年的足迹继续追寻,随陶子林来到陶懋柟教学的道林麟峰女子学校(现为一所幼儿园)。

这里留下李泽厚太多的记忆,曾在这里与母亲一块施肥拔菜种菜,曾在这里教学育人,曾在这里扬帆启航……

“麟峰女子学校很大,有二栋二层木砖结构的楼房,还有一栋土砖平房!”陶子林告诉记者,校园里还有一大片菜地。陶懋柟教学之余,就会带着李泽厚用心耕耘这片菜地。

有母亲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爱的归属。1942年到1944年,李泽厚在靳江中学求学。每周回家总会来到麟峰女子学校,与母亲一同回陶家大院。

只可惜,麟峰女子学校已物是人非,再也找不到往日痕迹。在一位年长老人的引导下,记者找到围墙下的数块青石,还依稀可以看到往日的荣光。

“孤独伴了我一生。”这是李泽厚的夫子自道。他的孤独,既有不喜人情往来、不善与人交往、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一生只肯埋首书斋的世俗的有形的孤独,更深层的是他思想、心灵的孤独。

拭去青石上的灰尘及青苔,青石尤为光亮。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时,李泽厚是否曾孤独地坐在这条青石上冥想人生,探索天际?或是手持书卷,端坐其上呢?不得而知。

日晚春风里,衣香满路飘。恍惚间,似乎看到少年李泽厚走过的飒爽身姿,在烟雨朦胧的阡陌中渐行渐远……

“李泽厚热爱故乡,每次回来均要独自一人散步乡村小道,用心寻觅幼时欢乐。”陶子林告诉记者,有一次,李泽厚回乡祭祖后,向陪伴亲人摆摆手,示意不要跟随,他想一个人走走。

李泽厚走过池塘,抚摸古枣树,缓缓地穿行阡陌之间。默默望着小桥弯下了腰身,静静眺望村庄的安详。

没有鸟鸣的巢,风声来填充。没有笑容的巢,只剩下一弯月影。没有母亲的故乡,只存有一串串的思念。

想必,此时的李泽厚定是热泪盈眶。

“李泽厚对便河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深厚的感情。在20世纪80年代,他到长沙来讲学,顺便回到了老家道林便河里,并到了靳江中学,他还到原来的教室坐了一下。他在这里生活了8年左右的时间,留下了永久的记忆,直到后来在美国和家人经常谈起道林便河里,回忆过去美好的岁月。”陶子林告诉记者,家道没落,父亲去世,家境陷入困境。聪明好学又善于钻究的李泽厚虽然考上湖南最好的高中——湖南省立一中,但因为湖南第一师范免交学费,且有补助,他选择去了湖南省第一师范求学。

当时,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规定,学生毕业后需当两年小学老师才发放毕业文凭。于是,李泽厚便回到道林麟峰女校担任历史教员。

乡村冬季,清晨烟雾袅袅,炊烟里一股米饭香味,在村落房顶屋檐慢腾腾地升起,不愿离去似的,缓缓的紧紧贴伏在一面坡的屋顶上,整个村落也被烟雾笼罩着。在这如梦如幻,美如画的江南村落里,李泽厚日日晨读,天天耕学,不曾懈怠。

傍晚夜幕降临,乡村的家户点燃了自己的土砖围炉烤火灶,油灯下妇女做着针线活,早就瞌睡的小孩畏缩在母亲的怀里,进入甜蜜的梦乡。李泽厚在油灯下加快完成历史备课,然后在庭院里偶尔传来铡刀的嚓嚓切草声、嗡嗡的纺车声、家犬乱叫声、扎棉花的机器声中,静静地思索:“想着为什么而活”。

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950年,李泽厚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

别过陶子林,来到宁乡四中——曾经李泽厚就读的靳江中学。

入校步行约百米处,右侧有一幅“宁乡四中八十周年校庆纪念碑”,碑上个人捐赠榜榜首即是李泽厚。

李泽厚畅饮过靳江的春水,畅享过沩江的惬意,欣赏过长江的波澜壮阔,滑过黄河的冰面,然而,时时萦绕梦中的是家乡的小河,还有剪不断的乡愁。

“湖南中等教育一向发达。但故乡只有初中,地处乡村,且属初办;不过,回想起来,教员、校舍、图书、同学……都相当不错。我在这里读了不少课外新书,交了张先让、杨章钧、谢振湘等好朋友。还办过壁报,每期四版,刊名《乳燕》,小说创作占了大半篇幅。”李泽厚曾在文中回忆,他在宁乡四中办过壁报。比他高两班的龚振沪(龚育之)办《洞观》壁报,多自然科学内容,颇有水平。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李泽厚深深的记忆。故乡是他生命的源头,精神的摇篮。缕缕故乡情萦绕心海,那份情愫在记忆中升腾。旅居美国后,李泽厚时时关注故乡的发展,经常向友人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李泽厚先后三次捐资。第一次在上世纪80年代,他回乡时曾托人送来2000元。第二次在1992年,又托人送来了5万元。第三次是2002年,在学校80周年校庆上,他又捐来了3万元。”宁乡四中校长刘建军介绍,正是在2002年,学校以李泽厚母亲陶懋柟的名义,开设了“陶懋柟奖学金”。直至今日,这一奖学金仍每年在资奖学生。

2006年10月,刘建军与李泽厚有过一面之缘。

““我突然接到电话,得知李泽厚先生到了学校,赶紧跑到校门口。只见李老着蓝衫,带沿帽,精神矍铄,是个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长者,没有半点大学者、大家的感觉,在交谈的过程中也很随便,谈吐也很随便,对每个人都和蔼可亲,像我们平常人交往一样,我们请求合照、题字,他都笑着答应了,没有半点架子。”刘建军拿出珍藏已久的照片,露出怀念的神情。

当天,李泽厚为宁乡四中挥笔扬毫题写了“学而不厌、诲而不倦”八个大字。这也是李泽厚留给故乡为数不多的亲笔书法之一。

“李老很清瘦,但精气神特别好!”刘建军深情地回忆。

穿越大半个地球,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出发的地方。饱经的风霜,历练的人事,都是生命里温柔的灌溉。

出走半生归来,一切瘦了。

故乡,那一条河瘦了,那一条路瘦了,那一枚秋色瘦了。

万里跋山涉水,九十一载春秋。那壮硕而魁梧的楚沩汉子,一个人,一支笔,一路风尘,一路艰辛,一路向西,用不断叠加的脚印,凿穿了五湖四海,汇成一条流淌大地,流泻人心的奔腾河流。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