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或局地强降水可能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以及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汛期应如何防范突发性地质灾害?每种地质灾害,避险自救的方式都会有所不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崩塌】
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其发生之前,会出现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坡顶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避险自救方式: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觉地面震动,也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滑坡】
滑坡俗称“地滑”“走山”“垮山”“山剥皮”“土溜”等。滑坡发生的前兆,一般在山坡中前部会出现规律排列的裂缝;在山坡坡脚处,土体会突然凸起;建在山坡的房屋地板、墙壁出现裂缝,墙体歪斜;山坡上、干涸泉水突然复活或突然干涸;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动物惊恐异常,树木枯萎等。
避险自救方式:滑坡发生时,应向滑坡边界两侧之外撤离,绝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如果滑坡滑动速度很快,最好原地不动或抱紧一颗大树不松手。
【泥石流】
泥石流的发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稍后。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有了这三点的其中一点,就要警惕是不是泥石流要来袭了。
避险自救方式: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应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暂停观察,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地段停留避险。切记不要上树躲避,泥石流不同于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
科普时间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暴雨蓝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级别按照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一级:提醒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小。
二级:提醒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小。
三级:注意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
四级:预警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
五级:警报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
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雷电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雷电橙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雷电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记者 喻恩来 整理)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